1、床
任教学校旁边出租屋单间里的一张单人床,床垫不十分匹配,外侧空露出一点床架,上床时需要当心磕碰。
2、冰箱
单开门的小型简易冰箱,储存着中午剩下的从楼下小餐馆打包的一荤一素。她和住另外一间房间的室友共用一个小冰箱,因冰箱问题经常在心里埋怨室友。妈妈和继父家的新房里装了大冰箱,她平均每个月过去吃一次饭。
3、每天⼊睡前最后⼀件事
在微博小号发类似日记的文字,有时从文艺博主处摘录一些句子,在内心的某个角落隐约地希望能有人看到。
4、中学毕业于
东部县城非重点高中的普通班,考上了省城二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毕业后回乡当初中语文老师。
5、喜欢的书、电视节⽬
最爱《红楼梦》,抄过里面的诗词,在电视剧插曲的网易云评论区发表一些感伤的评论,有几条上了热评。
比较喜欢梁实秋、杨绛等近现代名家的散文,也喜欢台湾的龙应台和林清玄,并推荐学生摘抄。
不看电视,也没有电视可看。
6、怎么跟妈妈说话
给妈妈打电话是要提前酝酿一下的。小时候妈妈和爸爸闹离婚,边打电话边哭,她从旁边递上一点纸。妈妈觉得她从小到大是个省事的孩子。
7、最好的朋友
只有熟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中学时代最好的朋友在另一个城市,节日qq送祝福顺便聊几句,只有过年时才能见面。
8、包
上班时拎一个通行款式的棕色皮质手提包,包身是软的,有松紧带,像个口袋,刚好塞得下教案,还装了塑料水杯、U盘、钥匙、钱包、充电器和一支口红。
周末出去时背一个细肩带的皮质双肩包,装了某名家的散文选。
人生中第一个名牌包是男朋友(毕业时分手了)送的蔻驰小白包,平常不用,安置在衣柜里。
9、失眠时会
听歌、刷微博、看剧,准确说,应该是反过来,经常为这些事失眠。
10、他/她最害怕什么?有过什么噩梦吗?
最害怕虫子,甚至不敢打蚊子。这样的人在南方生存太艰难了。有一次厕所地板上出现一只拇指大小的死蟑螂,她好几天不敢踏进卫生间,最后实在没办法,用拖把把它拖到便池冲走,把拖把扔到楼下垃圾堆。
11、你见到他/她时,他/她正要去哪⾥?
下班步行到离家不远的菜市场买菜,或者吃完晚饭沿着横跨小城的河道散步。
12、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依靠的是本能、逻辑思考还是情绪?
本能。她很少有情绪激烈的时候,工作按规定完成,人际关系也简单。她很少有意识地思考解决某个问题,平常也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有意识地思考,只不过按部就班地过下去。
13、最难忘的事情
有很多难忘的事,挑不出一个“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高考结束披下头发和同学去聚餐,第一次走上讲台……
14、周⽇下午他/她通常在哪⾥度过?
窝在家里看书、刷剧。
15、⾝体特征?
圆脸,细框眼镜,像中学时代保持着马尾辫一样保持着披肩发,从高中毕业到现在,不烫不染,从来没有想过改变发型。
身材算不上苗条,有小肚子,没有刻意控制过饮食。
左脚比右脚胖一点,脚背上有胎记,所以从来不穿凉鞋。
16、⾝体语⾔(表情/⼿势)的特征?
人们觉得她“死脸子”,意思是很少看到她有什么丰富的表情。她讲课也不会被学生评价为“富有感染力”的那一类。
17、喜欢(讨厌的⾷物)?
喜欢除了莴笋类(包括莴笋尖、油麦菜、生菜)之外的一切绿叶菜,热爱奶茶,
喜欢蛋挞、薯片、甜饼干,讨厌熏肉和熏鱼,讨厌炖排骨,觉得很腥。
18、最后,他/她的名字(出⽣⽇期?)
思琀,在网上与思含思晗思寒思涵诗涵同列“XX年最火女宝宝名”,父亲觉得音好听字形好看就叫这个名字了。刚上小学的思琀学会查字典,发现琀是放在死人嘴里的玉。
思琀生活在当代,大概二十五岁,是九零后。
学期过半,思琀才鼓起勇气整理换季的衣服,拉开柜门,把毛衣、厚打底裤、羽绒服从衣架上剥下来扔到床上。衣柜除外,她只有一个铁皮大行李箱,厚重到不适合拉出门,三年前被从宿舍搬到车站,再搬到出租屋。思琀掀开铁皮盖子,掏出一堆窝得皱巴巴的T恤衫,试图一件件抖平,挂进衣柜。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想,什么时候去买个熨斗,却总是一拖再拖。闹钟响了,平常这个闹钟应该把她从午睡中唤醒。思琀看了看依旧在箱子里堆成小山的衣服,叹了口气,抓起上午那件卫衣套上,梳头换鞋,两点半是她的阅读课。晚自习又轮到她值班,十一点钟才到家,扒拉几口中午剩的炒饭,躺在床上刷剧,在衣服堆中睡着了。灯没关,手机扔在枕头旁。一件旗袍静静躺在箱底,平裁无省,是思琀考上大学那年买的。周末夜里思琀穿上它抚镜自叹,用双面胶拼贴上去的最顶上一面镜子啪地掉下来,拍在复合木地板上。剩下三块镜子里映出一个微胖的、臃肿的熟悉的陌生人,看不见脸,身上的藕荷色香云纱旗袍似片羽一样轻。
思琀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呀!段落中思琀的生活完全符合一切“宅女”的定义。
而字里行间又透露出她对美的渴望,她会蜕变嘛?期待!!
感兴趣的点!
妈妈和继父家 这对思琀的性格形成有什么影响嘛?
在内心的某个角落隐约地希望能有人看到 是特定的人吗?
她从旁边递上一点纸 为什么可以这样乖巧呢?妈妈对思琀的这种“预设”会改变她什么吧!(仿佛可以想到某些因为要听话所以失去机会的难过了)
人生中第一个名牌包是男朋友(毕业时分手了)送的蔻驰小白包 感觉像思琀这样的女孩子不像是会谈恋爱的orz,不过通过这一点,感觉她也对物质与美也是渴望着的!
琀是放在死人嘴里的玉。 这里有什么延伸嘛?好期待!
我眼中的思琀!
在二三线小城市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子,放到大街上都不会被多看一眼的那类,但是心中却依然有着很多很多的细腻与追求!
思琀的童年是否有因为要“乖巧”所以失去了她想要的一些东西。而她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与妈妈发生有关这些的争执,让她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哪次呢?发生了什么?造成了什么后果?
思琀的结婚对象会怎样认识?以及他们的恋爱会有那些互动?求婚当天?以及他们的婚礼是怎么样的?请了哪些人?
在思琀的中学时代,是否有过暧昧对象,是否经历过那些“所谓青春”?那些光景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否有粉笔,阳光,黑板,操场,下课铃和蓝色校服的美好?
思琀梦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她喜欢她自己吗?如果必须找,她有什么优点呢?
如果思琀的母亲去世了,她会去看望她的继父吗?他们会怎样交流?
good good question?
看到第二个问题,甚至隐隐觉得又心酸、又有些期待(或者是美好姻缘也未可知)!四也很打动人心。时间线在五个问题间拉来拉去,一下子感觉这个人物的创作空间很大,那些精彩的点还有待被探索出来。
中午到食堂吃饭的时候,语文教学组一共九人,四人一桌,刚好多出一个思琀,大家善意地留她最后一个打饭,以促成她和另一队化学组的青年男教师拼桌。男老师从本省师范学校毕业不超过三年,三件格子衬衫换着穿也掩饰不住他的英俊——今天是紫色格子,学生们看见了都捂着嘴笑,最漂亮最活泼的那个女孩子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哇,基佬紫——”他在讲台上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手抖了一下,所以直到坐在思琀对面吃饭时手还是黄色的。
寒暄局促而简洁。高老师比思琀更紧张。他读大学时很少参加学生活动,泡了四年图书馆,连女孩子的手都没碰过……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冲思琀一点头,把脸埋进餐盘,谨慎地吃饭——不能太快,否则不得不在无饭可吃时开启话题;也不能太慢,让女孩子等自己,实在不像话。然而高老师这是第一次掂量别人的进餐速度,难免有误,最后几口几乎吃出了一饭三吐脯的效果。
食堂伙食是两荤一素外加酸奶或水果,好容易双方都吃完正餐,停下来面面相觑,高老师灵光一闪,把自己的橘子放到思琀的酸奶旁边。思琀忍不住要笑,她从来没见过这样拘谨的男孩。高老师放完橘子才反应过来手还是黄的,以为她笑话自己,赶忙解释:“我不是没洗手……”思琀笑得更厉害了。高老师慌了神,高锰酸钾、实验、氧气、化学反应,几个词在舌尖上打了结,并且伴随着理科生诡异的刻板印象:她知道高锰酸钾吗?于是说出口的话更诡异了,“……呃,反正橘子是要剥皮吃的……”
思琀刚刚笑完,听到这里又转过去:“啊没事,这个黄色,你上午是刚刚做了高锰酸钾制备氧气那个实验吗。”
高老师心中油然而生一阵感动:这位了不起的语文老师竟然知道高锰酸钾!和思琀的学生在课上听到她念英文时的反应很像,“我的语文老师竟然会说英语!”可见思琀没有看错,二十六岁的青年男教师高老师,本质还是个小男孩。
小故事透着机巧,幽默的分寸拿捏得正合适。但是让做人被动的女主落了下风,仿佛高老师才是主场。(问:怎么写一个低调、被动的主人公的故事?)有些好奇思琀对婚恋的看法,她怎么下决心作为一个更加主动的人去迎接生活给她的挑战?
思琀的结婚对象会怎样认识?以及他们的恋爱会有那些互动?求婚当天?以及他们的婚礼是怎么样的?请了哪些人?
顺利的话大概是学校里的某位理科男老师,年龄、背景都合适,在暧昧的时候一起吃食堂午饭,男老师比她还拘谨,一边找话题,一边偷偷根据她的吃饭速度调整自己的。求婚当天,男老师想以一个惊喜的形式呈现,由于不善掩饰,在电话里就被猜出来了,思琀装作不知道,精心打扮之后,像去吃一场普通的晚餐一样赴约。婚礼在“万豪酒店”举行,是人们认为的举办婚礼的体面场所。婚礼是我们应该都目睹过的最普遍的那种婚礼,请的亲戚同事也是最普遍的那些人。
在思琀的中学时代,是否有过暧昧对象,是否经历过那些“所谓青春”?那些光景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否有粉笔,阳光,黑板,操场,下课铃和蓝色校服的美好?
高中时曾对前桌一个肤色清亮的女生产生过朦胧的好感。在化妆尚未成为某种不成文的义务的年龄,她带口红来学校,课间转过身来,建议思琀:“这个号衬你肤色。”女生们互借水杯,尚且要装模作样地换一边再搭嘴唇,这当然令思琀产生遐思——很久之后她才反应过来,分享一支口红不能说明任何事,只有当她自己也心怀鬼胎,才会被认作一种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