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特色器官

 

科学家认为,手是使人能够具有高度智慧的三大重要器官之一,其余两个器官是可以感受到三维空间的眼睛和能够处理手眼传来的信息的大脑。

 

张开手。

这双手放在女生中不算大,当然也不能算是小的。中等个头,和我一样。

手上的皮肤不算细腻,或许夏天的时候还算温润,但一到秋天换季它便开始有些起皮,指肚和掌根处。秋天大概是我的手最不好看的季节。起皮的重灾区是指肚和手掌外缘,手心和大鱼际幸免于难。手掌起皮的开端是干燥,沿着某个纹路裂开,两边分别是一小块白色,抑或是直接形成一个白色的小圈。看到掀起的皮就会本能似的想去撕掉它,倒也不痛,毕竟可以被轻松撕下来的皮都是死皮,而我也没有继续探索它边缘的欲望,只希望它快点不再继续如此。

大多数时候我没有抹护手霜的习惯,经常是放任着它们,只在搽脸时抹上些保湿水一类的东西。它们没有机会染上手霜生产商们精心调制的花香或是草香,我有些替它们感到遗憾。书包的前口袋倒是一直装着一支护手霜,没有牌子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香气,是之前某个商店作为赠品送的。我只在冬天手干得需要拯救的时候,或是上课突然看到邻座的女生掏出有奶糖香味的护手霜的时候拿出来抹抹,如今已经被用完了大半。

关于手指上的皮肤不得不提到倒刺。左右手食指和右手拇指指甲下侧的皮肤上都有揪掉倒刺后形成的约针尖大小的伤口,若是不小心被醋或是什么酱汁浸到会有些痛。小时候经常长倒刺,十根手指里能有八根长。而我每次都会“尽职尽责”地把它们一一揪下来,那时候最害怕的就是不小心撕多了出现一道条形伤痕,真的很痛。也曾试着用指甲刀把它们剪下来,但是效果不好,于是依旧采用手。现在慢慢变成只有两三根手指上有倒刺了,不知道它自己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

把手贴在脸颊上…好冰!

凉气渗进来,蔓延到手腕前戛然而止,只染凉了双手却不再前进。

和温热的脸多接触一会,脸变得凉了一些,而手在吸收了脸上的热量后,不久便将它们挥霍殆尽。我有时候都要怀疑我的手是不是以热量为食。

曾有的时候手上不同部位的温差很明显,把朋友吓了一跳的那种。五根手指的温度都不一样,由大拇指到小拇指温度依次递减,很奇妙。大拇指还是温热的,到小拇指就变得冰凉,我怀疑这跟血液的流动速度是不是有关系,不过暂时没有发现什么出现规律。

手冷的时候把它贴到脖子上,会猛地清醒,上课犯困的时候用过,不过并不是一直有用。

手冷的时候把它贴在朋友的脖子上,把她冰得一哆嗦。

指甲从未被精心打理,只是按时的被剪掉。咔地断掉,再也不见。两只手加起来月牙只有两个,都长在大拇指上。白乎乎的胖月牙趴在指甲下沿,顶起一片粉红。指甲的根部的粉色最深,其次是上部边缘,它们向中间渐变着变浅,由水蜜桃的深粉变为苹果上的红晕。

曾经在果壳看到过一篇关于指甲的科普,有一部分讲到了月牙:

(悄悄粘过来)

“指甲的‘根’叫甲基质或甲母质,长在肉里面。甲基质不断制造新的指甲,从根部往顶部推。新指甲偏软偏白,而且中央长得比两侧快,所以在指甲根部形成了白色的半月——“月牙“。有的指甲看不到月牙,可能是“根”埋得深,月牙藏在肉里;或者指甲天生长得慢,新指甲还没来得及堆出一个月牙,就已经变成透明的成熟指甲了。”

一言以蔽之,月牙不等于健康状况!没有月牙的大家不用担心啦——

(月亮在线为月牙辟谣(?)

小的时候很喜欢啃指甲,或许是大部分人类幼崽都会有的坏毛病。现在偶尔在做题做得山穷水尽之类的时候依然会咬它,类似于缓解压力之类的,虽然压力未必真的能得到缓解。

把手翻过来。

右手的大鱼际紫了,深紫色,不是很明显,不过和左手的对比起来便能看出来了。

是昨天的排球课练下手发球的产物,鱼际连带着右手的手腕都有深紫或是紫红色的血点。虽然第一眼看起来有一点吓人,但是看到它会有一种奇怪的成就感。(好怪,但是很喜欢练球练得胳膊发红发烫,泛出血点,成就感拉满!即使球打的很烂。)

(看到1班冻豆腐吃同学的观察笔记,发现有一点我也有体会!不过略有不同)

把双手的五根手指分别对在一起,指肚贴指肚。对正,这一点手总是自己有体会并且悄悄调整。然后保持指关节不屈伸,对紧的指肚不动,用手掌的力推手指,以掌指关节为轴前后屈伸——有没有人在尝试跟着做。小学就开始在课桌下面偷偷玩,亲测不看着手的时候更有趣,或许是因为这样可以把想象的空间交给大脑。用我小学的想法来说,像是手指间夹了一片没有厚度的透明玻璃。

 

我的手指谈不上灵活,倒也比笨拙强些。乐器如今是一窍不通了,枉学了快五年钢琴。儿时的我讨厌练琴,真的很讨厌,上钢琴课上到眼泪汪汪。钢琴老师曾说过我的手很适合弹钢琴,好像是跟关节有什么关系,我记不太清了。但即使手指被夸奖了,当它们被放在黑白琴键上时,似乎就不那么听使唤,每每被斥责折指和不抬指。我总将它归咎于缺乏的练习。

我从小喜欢手工,姑且算是喜欢。不过我不会画画,真的不会。即使小时候上过那种蜡笔水彩涂鸦的画画兴趣培养课,上过素描,上过国画,依然不会。有的时候真的会很羡慕会画画的人!感觉他们的手里住着灵魂,而我的没有。

小学做过一些笨拙的缝纫,不圆的棉花针垫到现在还塞在家里的抽屉里。剪纸和折纸的技能也仅限小学,我到现在也没学会折那种很酷的双蓬船,只会折扁扁平平的小白船,感觉有点遗憾。刻橡皮章断断续续地累积起来有两三年,一直刻得不好,但是很享受笔刀的刀尖在橡皮里游走的感觉。

avataravataravatar

5人评论了“人体特色器官”

  1. 蟹蟹辟谣!
    对手指的动作我也做!超好玩!但我感觉像手之间是灰色橡胶膜(为什么是灰色)
    这双手能创造很多艺术。
    但是其他部位呢?

  2. 咔地断掉,再也不见。”好爽。

    打排球的淤青成就感似乎有同感。如果是骑自行车滑倒带来的淤青,月亮会有成就感吗?

    享受刀子游走的月亮,推荐你去康康普2班Tisaaaaane同学的美工刀观察笔记。最后的小视频是肉眼版“小刀游走”。

    1. 学自行车…似乎是在上小学以前了欸
      当时是同小区一个朋友的爸爸教的我们,似乎没怎么摔跤,我也记不太清(感觉好久远了!)。当时她爸爸用过的一个方法似乎是把一根棍子还是什么抵在自行车后面然后让我们在前面骑,然后出其不意地松开。后来莫名其妙的就会了!滑倒的话多半膝盖会破皮qwq 膝盖上破皮不是什么好体验,但是确实是存在成就感的!(是亲身体会,昨天排球课试图救球右膝蹭到地面了,形成了大约2×2.5cm的红块,不是全部破皮了只是每个毛孔周围?其他部分只是变成了红色,我也不知道居然会有这么神奇的破皮方法,真正破的面积没多少。但是在屈伸膝盖和跳舞把膝盖跪到地上的时候会痛。)

      tisane的观察笔记在她发完我就冲去看了!感觉写的超级棒!
      (她的削笔技术好酷,我之前学素描的时候从来没削过这么漂亮的铅笔)
      (甚至有点想把自己之前刻橡皮章的视频放上来(?(什么啊)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