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未知道那个答案(终稿)

我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我的小学同学们?我仍未知道那个答案。

我从未融入进女孩子们的聊天中,我无法实际理解“何为朋友”,那一次,我的评优得票只有3,包括我自已。

我应该视其为“合理”吗?我仍未知道那个答案。

我自小就有“情绪敏感”的特质,具体而言,任何微小的负面事件都会引起情感的极大波动,乃至行为。我的自理能力也有缺陷。我应当承认,我不能美化自我。

那一天,我又一次失控了,缘由我早以忘记。记忆中的我哭喊着把桌椅推倒,跑到墙边,手伸向贴着“小红花”的花名册。那些人赶忙拥来,意图阻止我。

然后我撕下了自己的小红花。

片刻的寂静,惊讶,然后是一片哄笑。那笑声是那么的响和刺耳,他们就这么散了。

那一片粉绿色的操场,那一个沙包,还有我所穿的薄荷色的裙子。我仍然记得。“打鸭子”是大家最常玩的游戏。为了好玩,他们又加了一条村规:用手接住沙包,加一条命。扔沙包的人总是那么几个人。而是人就有对其他个体的喜恶。

那一局,包括我,只剩下三个人了。

扔沙包的人叫其中一个人过来。当然,不是我。

躲沙包的人把手伸了出来。

沙包落在了他的手上。

沙包递回扔沙包的人手上。

然后沙包砸向了我。一次又一次。

我知道自己决无胜算,但是我仍执着。身体始终面对投手的方向,眼睛紧锁沙包的轨迹,膝盖微蹲,随时准备爆发。

其它两个人站在角落歇着,但我已经不在乎了。

所有的人都是我的敌人,我与永远不会被击败的敌人抗争。这场战争也不会有结果,未来也不会。

我应当去报复吗?我仍然不知道这个答案。

以前我常常想,未来我一定会因为我的善良成为成功的人,而他们会因为欺负别人而被大家唾弃。我会用我未来的成功来狠狠的把他们踩在脚下。但是我后来有了更多的思考。“XX暴力”是否是“XX暴力”,并不是由受到伤害的人决定的,而是由大众决定的。而那些施以伤害的人,往往就是大众。

所以,我是不是被“欺负”了?我是否应该“报复”?

我的失望扩散到了整个群体,但我最信赖的人告诉我,他们只是年龄小,在不懂事的时候犯下了过失。我信任母亲的判断,但我的痛苦也是真实。

我仍未知道这个答案。

avatar

1人评论了“我仍未知道那个答案(终稿)”

  1. 不知初稿和终稿之间的约定/鸿沟……是什么?
    期待和CyaN说说,以及,看到终稿 ❤️

    瞬间的画面、分为、声音、心理——记录得好👍 敏感者的优势大大。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