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想要手机,
于是ta吃
ta的世界从此变成了慌乱的
12999,这是他从未想过的价格。而现在,正被握在手里——他对面的推销员手中。
他咽了口唾沫,手指暗自清点着自己兜里的零钱。
“二十八块五毛五,二十八块六。”
“这位先生,如果您不介意,我先失陪一下。”
或许察觉到对面的窘迫,推销员并没有过多停留。
他偷偷拿走几张纸,抽出其中一张擦了擦手心的汗,把剩下的纸塞进裤兜里。
外面的太阳还是那么晒。
他的目光停住了。
街边的立牌赫然写着限时活动挑战
中奖者可得两万元
他有些心动
忍着太阳的毒晒,他跑进了这家饭店。
在外面看时,远没有里面来的震撼。一尘不染的桌台,高高挂起的水晶灯,以及最重要的是一群西装革履的侍者站在一排,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欢迎光临,祝您有好的一天”
伸进兜里抓纸巾的手还未抽出,便被挽着向里面的包间走去。明明开着空调,这种如同被放大镜放大般的目光还是灼的他后背生疼。
没等他在真皮沙发上坐稳,旁边的服务员就递上一本菜单。一眼瞟去,满眼都是英文。好不容易从“steak”,“smoke”之类的词翻到下面去,找到活动菜品。结果因为看不懂而不知道怎么说。
“先生您想要的是这道菜吗?”服务员的手又指到那些“soup”上去了
“不不,是这个”,他又把那半边翻下去,只剩下上面“活动”两个字。
服务员愣了一下,也没说别的,就把菜单端走了。
他这时才仔细看了看周边的环境,明亮的烛台旁,零星几个人在优雅地进食。时不时按下手边的摇铃吩咐服务员。另外一张桌子上,一对男女正看着彼此,厨师翻着石板上的牛肉。
忽然,刚才走过的服务员端着盘子走来了,掀开上面的锅盖子,用柔和的英文为他介绍着这道菜品。
他却没有心思继续听了,学着厨师拿起刀子一刀劈下去,把外面的巧克力脆壳砸开,里面赫然躺着一个粗糙的小玩具。
他开始慌了,里面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没等那位服务员说完,他便起身向外走去。结果服务员一抬手,通往门口的路就被堵住了。
他于是战战兢兢地问道“多少钱”
服务员突然露出了笑容,笑着跟他说:“小朋友,这就不要你钱了,这健达奇趣蛋是我请你的,慢慢吃,待会赶紧回家,小心被你妈逮着了。”
他的脸上开始发烫,捞起巧克力,头也不回地跑了。
“这下要被同学笑话惨了”
1、说一说,这个故事里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哪个人物?哪个情节的设计?主题?……)
你目前写得最满意的是什么?
最看重的是以一种不同的,少年的眼光去重新看待社会的一些现象。
目前最满意的是至少以我看来周围的人都充满善意
2、你觉得问题比较大的地方在哪里?
你有解决方案了吗?它是怎样的?
问题在于许多背景和铺垫都没有埋上,让主角和其他人物看起来比较空,主要还是太仓促
方案:把转场写得自然一些,把主角被误认为先生的原因描写一下,把服务员的行为做一些铺垫,在“上菜”期间多一些心理描写,具体写出主角出不去的原因,把后文修改一下。
3、当我们写故事时,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以一个视角去观看故事。
“以一个视角去观看故事” 让我翻译一下(或许不是你原来的意思):进入他人的世界,理解他们的世界👍
因为他是小孩子,前面的逻辑推断就都无效了。(小孩子原本就是经济不独立的)
小孩子的倔强,应该说是一种怄气心理。就是属于别人有而我自己就可以做到的一种逞强。同时没指明而有过暗示的一点(纸巾)就是他家里不是很富裕。
酱。不过我还有一问:为什么饭店的服务人员对这个小孩子这么友善呢?感觉他们有些闲得慌。。。
因为如果不友善的话这个故事就没有了,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设定是餐厅比较大,而且刚开业(所以服务员多到在门口迎宾,但是主角观察不到这些细节),所以这样一个大餐厅的服务员素养是不会太低的,因此就设定了这样一个人来柔和地教导主角
1.最惊喜的就是这结尾,我本以为是个打工人的故事,没想到原来是一个温暖孩子的故事,非常惊喜读到最后
2.活动没说清楚,啥意思,没太懂,是说限时吃饭挑战还是啥,而且哈,结合一下实际,高档大饭店中,活动很少,中奖这种也很少
请做一份修改方案,放在你的初稿下面留言区。
其中不仅包括你想修改什么,也包括你想保留什么(初稿的价值所在);不仅有要改哪里,更有要怎么改的具体方案(不要停留在批判自己,请这就出发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
修改1:主角进店的原因,目标:符合主角心态,并且指明活动形式
修改2:服务员愣一下的原因,目标:侧面描写一部分其心理,做铺垫。
修改3:主角与菜品之间的“战争”,目标:精细化主角心理描写
修改4:结尾与服务员间的对话,目标:完整写出来具体
保留:主角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