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
可以去听两人专门为他们的感情写的歌《撑兄道弟》和苏醒给张远的情歌《moonlight》
以及《秋天》《怕爱》《换季》《一半》
(ᐡ т ̫ т ᐡ)十八年的至亲感情“我们比爱情还要稳定
——“爱是一种信仰,把我带到你的身旁。”
一种平行时空的醒远文
Allen Su & Bird Zhang
“我说我会是你可以依靠的肩膀,而你却站在离我最远的地方,我爱你的心一样,总是选择原谅,你也不必装模作样…….我会遗忘……别再,说谎。”「歌手2024」的舞台上,几束干净的白色舞台光打在舞台中央。台上的人干净得出世,声音如同凛冽的清泉点点落下,哽咽间,双眼微张,那是向内的目光,仿佛看着某段记忆。
“醒远真的BE了,唉……” “远远终于圆梦歌手的舞台了!!!” “前面的能不能不要提其他人啊?”……与舞台间的寂静截然相反,屏幕上的弹幕快速的滚动着。
2007年快乐男声总决赛时,他第一次面对全国的观众唱起这首《说谎》,几十米处的舞台边苏醒坐在暗处,注视着这个青涩的少年“远远啊,他是一个很干净很可爱的男生,台风很稳稳健。我们也对他的这个张氏唱法很有研究,比如说很有代表的抖音啊,情绪的处理啊…….”
随着最后一个音结束,张远下台。作为全场唯三给被孤立的苏醒投票的人,他的面色有些不自然的腼腆,快步离开了。
思绪拉回,已经39岁的张远一手抚心,一手背后,深深鞠下一躬,抿着唇走向后台。
十八年的历历往事涌上心尖,苏醒被雪藏时紧握着他的大手站在媒体前的是他,组合支离破碎跌入底谷住在苏醒家四年的是他,终于发布了爆火的经典歌曲成名后大喊“Allen Su”的也是他,怎么Allen一句“张远,离我远点,做个好偶像。”就让他退远了?他想不明白。
苏醒这些年因为过分直率的性格和大胆的作品承受了不少舆论,以至于每次和张远在一起出现在公众面前都要说一句“不关远远的事”。两个人的微博互动频率从以前的everyday,变成everyweek,后来变成once a month,到现在的hardly ever。
节目上和生活中,他们还是很好的兄弟,就像其他那些同年的快男选手一样。一起写歌,一起打游戏,一起看球赛,一起唱k,但张远很快就敏锐的意识到,Allen那熟悉的中英结合
腔调下少了曾经那一丝独一无二的亲密。
作为张远父亲过世后,除了母亲以外和他最亲的那个人,Allen告诉张远,可以永远留在他身边,至于为什么是“of course my place!”“because I love you.”。 但张远还是离开了,投入无休止的长达三年的连轴转的工作当中,拿着行李离开的那天,Allen把两个人的承诺又说了一遍:“无论以后我们谁有了家,都一定给对方留一间屋子….”
后来两人住过的房子被卖掉了,Allen在微博上发了一张空荡荡的房间的照片。
张远在节目里半趴着,对镜头说“我在想……搬回曾经的家,离Allen近的那个……”
这句话在后来被节目剪掉了,放在一个不起眼的加更片段里。
只有经纪人和化妆师的后台里,张远瘫坐在椅子上,带上无线耳机,闭着眼任由化妆师补妆。
一首他三年前发布的《换季》响起,这首歌躺在他的自建歌单里,和苏醒的《怕爱》放在一起。
“我尽量和你保持朋友的状态,却忘不掉当初的告白
说的情真意切,喜欢和爱
最后谁的心思都不愿意再猜
我强装无所谓姿态,深情本来就容易被见外
原来我们都没成为例外
一句抱歉你就把手松开
没有意外还是没有意外……”
可能是太过于疲惫,他竟然不知不觉昏睡了过去,只剩下微弱的呼吸和脸颊一侧未干的一道潮湿的泪痕。
再一睁眼,澳洲的阳光晃得人有些发懵,张远擦擦眼角的湿润——大概是离开家人有些舍不得吧。
第一章:桉树林的初遇(2008年·夏末)
南半球的九月,堪培拉的阳光如同融化的蜂蜜,泼洒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砂岩建筑群上。Bird Zhang站在商学院礼堂外,手指反复摩挲着演讲稿边缘,指腹被纸张纤维磨得发疼。礼堂门口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开学典礼流程,他的名字”Bird Zhang”赫然排在”新生代表发言”栏下——这个来自中国的交换生,此刻正被南半球的热风烘得脸颊发烫。
ANU的校园没有围墙,桉树与蓝花楹自由生长在各学院之间。Bird记orientation那天,学长带着他们穿过主校区时曾说:”商学院的人总爱把咖啡杯攥得太紧,社会学系的家伙则喜欢在草坪上讨论存在主义。”此刻他站在礼堂台阶上,能看见远处社会学系的红砖楼,某个露天阳台上摆着色彩鲜艳的懒人沙发——后来他知道,那里是校园电台的据点,常年飘着黑胶唱片的杂音和一种莫名熟悉的咖啡香。
“Now please welcom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freshmen, Bird Zhang, to speak.”
聚光灯亮起的瞬间,Bird仿佛被钉在大理石地面上。他的目光扫过台下三百多张面孔,突然定格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穿灰色连帽衫的男生正把脚翘在前面椅背上,指尖转着一支钢笔,深棕色眼眸在镜片后闪着狡黠的光,观众席被阴影淹没,看不清他的脸。Bird的声音卡在”尊敬的”三个字上,一道道冷白色的灯光晃得让人睁不开眼,几千道目光化作一只手一把攥住了他的呼吸…….那男生突然吹了声口哨,用膝盖打着节拍唱起Rap:”聚光灯太亮别慌神,心跳加速也别沉沦……”这段即兴救场让Bird的心脏猛地一缩。那独特的Flow,咬字时刻意加重的尾音,像一把生锈的钥匙在他记忆深处拧动,却打不开任何具体的锁。他只是觉得这场景莫名熟悉,仿佛在某个被遗忘的梦里见过——就像高中时偶然哼起的一段旋律,却想不起歌词。直到掌声雷动,Bird才惊觉自己竟跟着节奏找回了演讲稿的段落,而那个男生早已消失在礼堂侧门,只留下半瓶可乐在座椅上,标签上的”Allen”字样被凝结的水珠晕开。
“Allen…..好熟悉的名字,谢谢你.”
第二章:图书馆和音乐电台(2008年·秋)
ANU的图书馆总像座蜂巢,落地窗外的桉树影在书页上摇晃。Bird习惯在每周三下午泡在三楼社科区,他的背包里永远装着商科教材和一本破旧的《音乐创作基础》——曾经在南京财经大学时,芒果台举办了火爆全国的“快乐男声”,一向酷爱唱歌的他尽管有着非比常人的天赋,却从来没想过真的走上职业歌手的道路,但出于对音乐的热爱,这本音乐理论书已经被磨得褶皱泛黄。
“《商业分析案例集》在五楼,man。”
穿牛仔外套和松松垮垮的黑裤子的男生突然出现在身后,一顶黑色美式棒球帽斜戴在头上,手里的咖啡杯印着校园电台的LOGO。Bird的目光被他袖口的玫瑰纹身吸引——半朵未完成的花瓣蜷曲着,让他莫名想起某张模糊的旧照片,却想不起照片里的人是谁。男生伸手取走他手中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泛黄扉页上”Allen Su 2007″的签名旁,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吉他图案。
“Allen Su,社会学系。”男生晃了晃书,”这本书是我去年在旧书店淘的,原主人大概是个学音乐的笨蛋,里面夹着没写完的和弦谱。你也是中国的留学生吧,哪的人啊?我是西安的。” “我老家在安徽……”话音还没落,Allen已经拉开他旁边的椅子,随手搭在一旁的大衣上的咖啡香便措不及防得把他包裹住。
Bird指尖触到背包里的铜纽扣——那是他在学校对面的二手市场买的,摊主说是从一箱旧物里拆出来的。他总觉得这枚纽扣的弧度很熟悉,像极了某件衣服上的装饰,但具体是哪件,却像沉入水底的石头,捞不起清晰的轮廓。此刻Allen的手指划过书中批注,突然问:”盖茨比的绿光,你觉得是理想还是执念?”这个问题让Bird的胸口莫名发紧,仿佛在另一个时空,有人曾用相似的语气问过他类似的问题,带着威士忌的气息。
校园电台的直播间在社会学系顶楼,隔音玻璃外是成片的蓝花楹。Bird每周二都会抱着教材来”客串”,名义上是帮忙整理音乐资料,实则是为了听Allen用沙哑的声音念诗,那好听的英文腔调总是显得游刃有余。
这天,与平日不同的,没有已经精挑细选过的歌单和诗歌集,Allen慵懒的靠在椅子上,腿架在小凳上,抱着一个平板。“Allen这么悠闲啊,你今天没工作吗?”Bird伴着下课铃结束后人群的喧闹,推开门进来,顺滑的头发软软的的搭在眉间,圆圆的眼睛弯弯的带着亮晶晶的笑意,走到桌前歪头看着面前的人。下午的阳光轻松而愉悦,玻璃窗还没有关上,桉树的树枝探进来,随之而来的还有此起彼伏的鸟叫,给平时被隔音的电台带来了别样的趣味。Allen没有直接回答Bird的问题,起身坐到窗前的皮质小沙发上,朝Bird挥挥手:“过来,坐这。”
Bird很自然得靠在他身旁,毛茸茸的脑袋轻轻搭在Allen的颈窝,身上的浅蓝色衬衫上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茶香。“Bird,刚开始我其实很不理解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但是昨天有一只小鸟透过窗户缝进来了,就停在这里,歪着头看我,眼睛圆溜溜的…..我当时在想,它真像我们Birdy.”
“当然了,我就是Bird嘛,而且Bird can fly!Dude~”
Allen单手打开平板,另一只手搂着Bird,只见平板上竟然有不少十分专业的音乐制作软件。
“来,听听我最近写的歌.”
“离别的秋 终于放开后的手
你走以后 只剩落叶陪我逗留
微笑的泪 让风吹走只剩忘记的自由
爱没留下结果 恨不能将这错 我怎么解脱
直到最后 都不愿放开的手
秋天以后 我们都要学会成熟
也许时间 会停格在每个想你的时候
让你一个人走 泪在我心里流过的痛
往事回首 你的笑容带不走 我心中那一丝哀愁
在每年秋天这个时候
爱到最后 沉默消失前最眷恋的理由”
“这是你写的吗?!我只知道你唱得很好,没想到你还会创作!这首歌的转音也太高级了man!”
Bird兴奋得扭过头看着Allen,双手摇着他的肩膀。
“Yeah,of course.”
“Allen他就是有才华!”这句话他已经说过不知道多少遍。
某天深夜,没有学校的广播,只有广播站里的两个人和音响里响起的张信哲的《白月光》。Allen突然把脚翘在调音台上:”你说这句’心里某个地方’,到底有没有具象的人?””当然有。”Bird下意识捏紧笔帽,这个动作让Allen的眼神骤然变得深邃。窗外突然下雨,直播间的老旧吊灯开始闪烁,空气瞬间凝固。Allen的咖啡杯在桌面划出刺耳的声响,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拖出长长的划痕:”明天下午三点,图书馆老位置。”玻璃门合拢前,Bird听见他低声嘟囔:”蘑菇屋……星星……”“简陋的舞台灯光,在暗处坐着的人,白月光….Allen,你到底是什么人。”这些词语像破碎的拼图,在他脑海里闪过,却拼不出完整的画面。
第三章:雪夜公寓的碎片(2009年·冬)
堪培拉的冬天,图书馆的中央空调总发出恼人的嗡鸣。Bird缩在角落写论文,屏幕上”非血缘关系的情感锚点”标题下,列着密密麻麻的采访提纲。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对”灵魂共鸣”的案例如此着迷,只是在记录时,总会想起一些模糊的画面:昏暗的灯光,散落的乐谱,和一个模糊的背影。
“又熬夜?dude。”
Allen的红围巾带着雪粒,他把热可可推给Bird,羽绒服袖口蹭过对方手背时,两人同时打了个寒颤。一种强烈的既视感袭来——Bird觉得这场景发生过,在某个雪夜的小房间里,只是想不起具体细节。
“我最近总做怪梦。”Bird盯着杯口的白雾,犹豫着开口,”梦见雪夜的公寓,吉他弦断了一根,还有人穿着我的毛衣说冷。”Allen搅动可可的动作骤然停滞,金属勺磕在杯壁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抬起头,眼神震惊:”我也做了同样的梦。” Bird摸出贴身口袋的铜纽扣,在应急灯下泛着温润的光:”你上次看到这个,说’够赎一把吉他吗’。”他不记得Allen什么时候说过这话,只是模糊地觉得有这么回事。Allen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墨尔本街的典当行……”话音未落,两人同时愣住——他们从未去过墨尔本街,却同时说出了这个地名。
高烧来得毫无征兆。凌晨两点,Bird接到Allen室友的电话,听筒里混着雨声和模糊的呓语:”…Bird,别挂电话…”
出租车穿过雨夜时,街灯在积水里碎成光斑,让他莫名想起舞台上的追光灯,却想不起自己何时站在过那样的舞台。 Allen的学生公寓里弥漫着威士忌味,床头柜上的酒瓶标签让Bird一阵眩晕——他确定自己见过这个标签,在某个反复出现的梦境里。
“Allen,你说说你,是不是神经病啊,最近肯定又出去打球了…叫你别去别去…我小时候就是这么体寒的…”Bird推门而入,把自己里三层外三层的裹成了个粽子,头上带着一个很可爱的白色小熊帽。还没来得及脱去大衣,他便把脸凑过去紧紧盯着Allen,连珠炮似的话把从雪天里带来的寒气喷在Allen潮红的脸颊。
当他把南瓜粥吹凉时,Allen突然抓住他的手,指甲掐进他腕骨:”勇敢一点,bird……”滚烫的泪水滴在Bird手背上,混着酒精气息,一个深深的吻来得措不及防,让他喉头哽咽——这场景如此熟悉,像一部看过却忘记剧情的老电影,只剩下情绪的余温。
“…..Allen,又tm喝酒!真想一脚踹死你,算了……这是你爱我的表现,我姑且接受。”
(ps:(シ_ _)シ这一段我真的很喜欢因为它是真实的!碳基醒远真实的故事!)
第四章:暴雨中的觉醒(2010年·夏)
ANU的盛夏,蝉鸣在桉树林里掀起声浪。Bird站在商学院公告栏前,看着自己与Allen合作的论文被收录进学术期刊,照片里两人穿着正装微笑,却掩不住眼底的疲惫。三个月前的学术研讨课上,Allen当众和教授产生了不小的冲突,从此成了系里的”争议人物”。
还要不要和Allen合作完成最后的作品成了一个大问题。
Bird从小在从政的世家长大,严格的过分的家教给了他温柔可亲的性格,也好像给了他不断退后的习惯,不愿强硬,不愿制造冲突。终于,他在和Allen继续研究时说“Allen,要不还是算了……”
“Bird Zhang同学,这是你要的会议记录。”系秘书递来文件时,语气里带着微妙的疏离。Bird攥着文件夹的手微微发抖,他想起Allen摔门而去时的怒吼:”你永远在讨好所有人!”这句话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让他莫名想起一些被压抑的情绪——关于退缩,关于不敢做自己。
雨夜,Bird摸到枕头下的铜纽扣,一股冲动突然袭来。他想起Allen曾说过”撕了糖纸”之类的话(具体语境已模糊),猛地冲进暴雨。雨水浇透衬衫,贴在皮肤上像层冰凉的糖纸。酒吧里,Allen的衬衫领口大开,露出锁骨下方的疤痕——Bird觉得这疤痕很熟悉,仿佛曾亲手触碰过,却想不起缘由。 “Allen Su!”Bird掀翻旁边的椅子,声音混着雨水和哽咽,”你说过不能放弃……”
他不记得Allen何时说过这话,只是觉得必须说出来。Allen抓住他的手腕,指尖触到他腕骨内侧的痣,眼神骤然变得湿润:”Bird……”
当两人在酒吧门口拥抱时,突然出现一阵强烈的眩晕——他仿佛同时站在两个时空里,一个是此刻的暴雨,另一个是某个同样下着雨的夜晚,身边也是这个熟悉的身影。
一周后,商学院与社会学系联合学术论坛上,Bird主动申请与Allen共同展示研究。当台下教授质疑Allen时,Bird深吸一口气,听见自己说:”这些修正建议是我们共同讨论的结果。”他看向Allen,对方眼中闪过惊讶与释然。论坛结束后,Allen拍了拍他的肩:”没想到你真的敢撕糖纸,dude。”
周围同学投来好奇的目光,Bird突然意识到,他对Allen的信任和支持,早已超越了普通朋友,像是刻在灵魂里的本能。
第五章:毕业歌的抉择(2024年·春)
ANU礼堂的聚光灯将毕业礼服染成金色,Bird望着台下,突然看见Allen坐在观众席前排,手里举着印有”Bird加油”黄色字样的灯牌。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仿佛在另一个世界。Allen站在舞台另一侧, 《说谎》的前奏响起时,Bird看见Allen朝他眨了眨眼,这个动作让他心脏猛地一跳,仿佛触发了某个深埋的开关。随着高潮后的颤音渐渐消散,《白月光》的单音旋律又响起,Bird轻轻哼唱,却止不住哽咽。
时空突然扭曲,礼堂的墙壁退去,露出一个模糊的舞台轮廓——那里有尖叫的人群,闪烁的灯光,大屏幕上“歌手2024”的字样逐渐清晰。 “回归原世界,或继续完成此世界中你们的故事”
空灵的声音在耳畔响起,Bird感到Allen的手指在他掌心轻轻颤抖,灯牌与另一幅模糊的应援牌重叠,Allen的尾戒突然发烫。 ”
还记得吗?”Allen的声音带着颤抖,”某个星空下,你说最想要……”
“并肩。”Bird脱口而出。
脑海中闪过无数碎片:图书馆的争执,暴雨中的拥抱,论坛上的支持,还有那些反复出现的梦境。这些碎片突然拼成完整的画面——2007年快乐男声的舞台,雪藏期的北京公寓,蘑菇屋的星空……所有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苏醒。”Bird第一次在这个世界清晰地叫出这个名字,看见对方眼中同样燃起记忆的光芒,”张远。”苏醒回应道,泪水滑落。 白光吞没他们的瞬间,张远听见自己说:”我们回家了。”
尾声:桉树下的日常(2035年·秋)
睁开眼,在后台的张远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伸手尝试去抓住什么。
这时,微微颤抖的手被稳稳托住,苏醒出现在他的视野里“Dude,你太累了。”
“你记得吗,当初有一个采访,我说未来我可能会住在某个地方,坐在海边看日落到日出,听桉树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我说我想那个时候身边应该有张远。跟我走吧,去堪培拉度个假。”
堪培拉的秋天,蓝花楹落在图书馆前的草坪上。张远拿着两杯热摩卡穿过校园,远远看见苏醒坐在社会学系的露台上,正给新生讲着什么,尾戒在阳光下闪了闪。
趁着刚刚开学的时间,他们来到了南半球的这所大学,那些在平行世界里的记忆如今清晰如昨。 “张远!”苏醒的声音穿过桉树林,”过来评评理,这群孩子说Rap不算学术!” 张远笑着加快脚步,鞋底碾碎了几片花瓣。远处传来校园电台播放的《有一点动心》,他想起初遇时Allen的Rap,图书馆里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雪夜公寓的梦境,还有暴雨中那个觉醒的拥抱——这些经历不是虚假的幻觉,而是他们灵魂羁绊在不同时空的投影。 “来了,苏醒。”张远走到露台边,看着对方袖口终于补全的玫瑰纹身,”跟他们说说,当年你怎么用Rap救了我的场。”
“我想,苏醒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人之一,爱苏醒才是我,若是大家喜欢我的话,请喜欢爱苏醒的,真实的我吧。”
风卷起一片蓝花楹,带着桉树的清香,有些羁绊,早已刻入灵魂,超越了时间与空间。
“换季的夜,比昨天多一块。”
‘- ̗̀ ෆ( ˶’ᵕ’˶)ෆ ̖́- 其实醒远之间的感情很难用一个词去形容,高于友情,别于亲情又不是爱情。这样两个人相互扶持走过半生的感情其实有他们之间独一无二的相处模式,非要给予其一个title的话,那大概是“醒远”
想到了喻安的故事卡牌
1、写完(或者构思好完整情节)的人请再次确认,你的三个词实际是什么?
Love 陪伴(支持) 充满爱的
2、这篇作品里你最在意的是什么?(|||❛︵❛.)最在意两个人之间的情感状态和这个状态的变化
这一点,你表达精准了吗?(ᐡ т ̫ т ᐡ)并未,目前看起来和想象中还是有些不一样
如果没有,你觉得还缺些什么才能达到效果?₍ᐢ..ᐢ₎♡需要完善四个part的事件,体现出四个part里两个人感情的变化
3、关于这篇作品,你最不确定的两点是什么?
他们的感情更贴近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目前的文字表示会不会有点莫名其妙?(因为有些意象只有了解现实生活中这两个人的原型的人才能get到。。。
小伙伴互评:
1、最赞TA作品的哪里?(人设/氛围营造/主题/某个意象/某个情节设计……)
找到灵魂伴侣,重建感情才能回到世界的平行时空设定
有种即使我们不认识,但我的本能反应会让我再次爱上你的感觉
2、回答作者上面的两个问题。
感觉很复杂,大概就是超出了友情,但是和爱情差一点
大概能理解两个人的感情和感情走向,但是事件有点模糊((
3、你还有什么阅读后的疑问吗?放这里吧。
所以平行时空的感情回到现实世界会保留吗(感觉尾声更倾向于友情
相对来说,前面小半部分有些俗套——两个漂亮优秀男生的校园邂逅。故事从灵魂痕迹的碰撞开始激烈有趣起来。问题:这场平行宇宙的邂逅改变了二人的什么吗?如果什么也没改变,一切是不是过去平滑顺溜(以至于缺乏一些情感张力和思考空间)?
1.最赞:细节描写绝了,每一个字都喷薄着情绪。还有一些我说不清的修辞,但就是用得很精髓,比如“随手搭在一旁的大衣上的咖啡香便措不及防得把他包裹住。”。温暖,微醺的感觉啊。
2.回答:有几处让我感觉很像爱情,就像:“当他把南瓜粥吹凉时,Allen突然抓住他的手,指甲掐进他腕骨:”勇敢一点,bird……”滚烫的泪水滴在Bird手背上,混着酒精气息,让他喉头哽咽——这场景如此熟悉,像一部看过却忘记剧情的老电影,只剩下情绪的余温。”火热啊………
下届3.为何Bird发言时Allen眼镜后是“狡黠的光”?
已完成头脑风暴,和长青的伙伴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