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未写过如此巨大的作品,篇幅之长,情节之多,给我的写作思路和灵感带来了很大挑战,这种大篇幅的文章千万不能想到哪写到哪,必须要一开始订好主题,并且时刻记住围绕着其展开来写。想情节的时候可以先把一些灵感和创意写在纸上,并且这些情节要烘托人物的形象,最好是能有人物性格上的转变或是两面性,这样就能增加人物形象的厚度;
这些努力中,我认为对题材的大胆创新是一大突破,之前的我总是落入俗套,而且题材范围很小,没有勇气挑战。
2.最大的收获也许就是没有那么反感写作,也给我时间去静下来阅读,并把一篇篇文章吃透,仔细思考每一个细节。
阅读写作就是一家人,不可分割,相辅相成,而且我觉得阅读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写作的兴趣。
3.最有趣也是对我最有意义的一节课可能就是我们组做“对面”文章的解读那一次。从开始读文章那一刻我就开始不断地、史无前例地仔细的思考每个句子,每个细节,试着读透这篇文章。山精带着我们在雨果池探讨互动环节,以及创意活动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原来一本书的内容竟然真的可以引发一场思维风暴甚至辩论,那是几乎颠覆我认知的一刹那吧。
最无趣其实也并不是很客观,我觉得第一堂课,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再加上在户外冬天很冷,就有一种孤独感,没怎么融入到课堂中去。
最有挑战的可能就是写大作文或者长一点的作品时,就会有思路卡壳,写不下去的时候,我可能就会隔个一周,在新的一周里,我总会蹦出一个两个很关键的灵感素材。
4.我觉得这种模式非常好,正如我刚刚说的,读写本来就是一家亲,读书让你领略这大千世界的纷纷扰扰,而写作就是让你在这大千世界也留下自己的足迹,只有真正阅读了,真正了解了这世界,才会有兴趣和实力去写作(至少对于我是这样的)。
这种模式也不会给同学很大的ddl压力,而且阅读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让我慢慢地真正的爱上了这个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