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即将18岁的久林:
你18岁的生日想在哪里过?想和谁一起?
你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应该是2022年的第一次段考。你该回头看看了,看看你所作所为带给你什么样的结果。
还记得中考的时候吗?可爱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你中考成绩会很好,你的高中会很好。你是他们口中开玩笑的“Y哥”,也是可以给予他们学习上帮助的班长。那是很轻松的一段日子吧,可以肆无忌惮的玩闹,可以理解书上的知识,不用为学习发愁。
还记得高一的时候吗?你经过了军训的磨练,经过了入教的培训,在高中“繁多”的平台上,你开始害怕了。同学口中对高中的期待变成了你虚假的说词,你更加懦弱、胆小。你不敢直视以前的同学,也不敢直视现在的朋友。
你总觉的你不知道该干些什么。除了看书、刷题、写作业,你总能找到一大堆理由为自己向一个不存在的人开脱:我可以的,只是我还没开始;我明明能行,只是我一时粗心了……你明明知道的,所有借口下最根本、最致命的原因。
别忘了,你有一个很好的朋友,XX。起码在2020年初你们是相互理解的,可以相互依靠的,最好的朋友。考上同一个大学可能很酷,但是你不想和她一起去更好的吗?我不是想激励你,让你去做什么。只能说,我扒开了你裹紧的、虚伪的保护层,然后反过来晾在你面前而已。
所以,请仔细的想想,用上10分钟、20分钟的时间,在一个真正让你平静、安静的时间里想一想:你想在哪里过18岁生日?和谁一起?
(可能对自己很了解,也可能是很不了解。给自己写信觉得很别扭,很多东西不用完完全全的说出来就知道想要表达什么。像是遇到了完全符合自己风格的读者,没有什么悬念,也没有收到信时那种隐秘的欢喜。所以描写、表达都不是很清楚,措辞也不是比较准确的。)
不要说那些“不用说就知道的”,说那些“不说不行的”,去和不甚了解的那部分自己对话(比如,她躲着,一定有原因)~
但“只能说,我扒开了你裹紧的、虚伪的保护层,然后反过来晾在你面前而已。”这里依然能够看到力量?
以及,
信会有一个实体形式吗?
如果是在“教育”自己,答案已经预设了,写信就没意思了
如果是在陪伴自己、更多理解自己做一些事的原因,信会更有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