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风有些犯懒了,踌躇于大泥湾路的老榕树旁,沉默着。我蜷在树下,和风对视,风不搭理我,扭过头,终于自顾自的离去。
现在,只有我还在原地了,又是许久,再没一个活物经过。我有些待不住,向未知处眺望。然而目之所及,是混沌一片。仍是犹豫。我总这样,总盼着将未来一切艰险阻隔摸清再出发,然而亦步亦趋的踩着前方的人已经风干的脚印行走,回首来时路,竟再无一点喜悦可言。
忽的,远方有风铃声响起,不很清晰,却像某种若有似无的召唤,大概是方才与我有过一面之缘的风。
总要跟着自己走一次,我站起身来。
默默祈愿,有稻花影倒映在河塘,蜜瓜香气撞个满怀……
唔还是很混沌的旅行。
到底为的什么要出发?路指向哪个方向?预计会邂逅些什么呢?
已改。
出发就是随心而动,不要亦步亦趋。
不设定路,但会一直向前,期待着收获。
如果没有,那就给自己唱首歌吧,开心一下。
迎着风铃声前行吧,纵使现在的旅途只有你孤身一人,但我想我们总会在路上相遇的——就像我偶然发现我们在上同一门文化课一样,缘分总是很神奇的。希望你的旅途一切顺利。共勉。
ヽ(*^ー^)人(^ー^*)ノ
第一次课:忽然意识到过去食物是怎样被我粗暴对待…明明它在进入我腹中前是那样精细,那样鲜活,一次吞咽过后,就成了无生趣的一个“嗝儿…”造孽啊。好好吃吧,也是一门学问。
写错了orz,课节全都顺延一节
第二次课:眼睛被布蒙上,好像这世界唯独能握住的东西也都变得抽象了。忽然体会到从前哲学说的所见是意识赋予的。校园不是理所当然的模样,每走一步都在构建在勾勒,那是希冀中的画面。落在纸上,文字形成在流淌中。
“每走一步都在构建在勾勒……落在纸上,文字形成在流淌中。”
每一步都是在构建,这就是创作啊!
总允许自己放空到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总允许自己在下一步里对世界有新的理解
第三次课:
我写作一直就是自我的,惯于将自己的情感加诸于我与我面对面的事物中,本来再蹁跹的东西,一下子也变得沉重了,同化了。那天半小时我与他们独处,用它的眼睛看我,我总觉得,我想象的悲欢多少与它重叠了。
写作者从来都是自我的。
只是,一颗心不封闭就好。
俺从那一篇读到的却是黄油特有的幽默感嘿。
大纸条:
走啊走啊,我走到了一个饕餮乐园。我唏哩呼噜的吞食着,哪管塞下的是些什么,当我撑得肚皮滚滚扶墙而出,镜中的我扭曲而混沌,不成人形,我剥去我的骨血,看我的腹部,唾液包裹着我吞下的种种——食物,文字,呜咽着嚎叫着,控诉我的残忍行径—你走得为什么这么快,你有看过我们是谁吗?我这才发觉,我渴望着的一切,都随着我急切的贪婪的汲取噎在一处,然后化为一堆排泄物,真正在我体内流淌的,不过一二。真抱歉,真抱歉,走的太匆匆,我囫囵吞咽着知识,情感,然后囫囵的将它们按到纸上,完全没注意到它们的挣扎。我明白了,慢些吧,看看吧,凝视那些经过,懂得它们的欢欣与悲哀,那些沉默着的。
??莫名有些鲁迅先生的味道
或许是那种“妈的力度”(这个说法来自刘索拉的小说《你别无选择》)吧
灵感就是脑海里明明有其他思路,但它的出现就是会将其他的深思熟虑变成一堆废纸。在观察校园一物时,当灵感出现,就立刻急急的要将其记下,恍惚间真有种周公握发吐脯的壮志了。只是灵感真的好瘦弱哦,每每我想把它扩充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它又会被我的深思熟虑搞得不人不鬼了。
这个事儿,推荐黄油去康康网站首页-工坊食用指南-《小伙伴们关于灵感的感悟》
第七周纸条: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虽然鲁迅先生之言不尽于此。可是,这次课回想起儿时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心头温柔也真是让人鼻酸。为什么时间过的这样快,这样快?
就让我在文字中再醉一回吧。
唔判断错误❌
姥姥一定是南方人咳
第八周纸条:
开始看到这样多的百八十个问题,我真是头大,面对这样大的工程量,连动笔的欲望都没有。可一旦键盘开始敲了,文字也就顺其自然的淌下来了,心里一会酸涩得不得了,一会甜甜蜜蜜的感叹自己怎么会这样走运,过的这样不错。百八十种情绪在胸腔激荡。毕竟,这就是我啊,这就是我的人生啊。
是啊是啊是啊
多少有些难以启齿的,平时在心里,刚要忏悔要反思了,就赶紧叫停,别想了别想了,不想你还是个纯纯正正的好人。可是一直都在哪里啊,写出来也好,原来也没那么不堪,留在心里吧,更好一点吧。写的乱七八糟的,就这样。
又学到了
今天欣赏的文章语言开始看可真是平平无奇,完全不符合我越生涩越拗口写的越好的欣赏水平,但作者的文字就是有一种力量,让我相信这一切的真实,让我感动。这让我不禁思考,平日里执着于词语的精挑细选真的是对的吗,我是不是在这种雕琢的执念中遗忘了某些更重要更本质的东西呢?
1.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写童年厨房的时候忽然想起了这句话,虽然情景不大相同,事实上现在过得也是和小时候不相同的美妙,对未来有好多好多的期待。但写作的时候,就是愁上心头,觉得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都越走越远了。后来写隐私,写自我,终归还是不敢面对的,挑挑拣拣的选了些还算伟光正的事,剩下的速冻在心里。写回忆录也是,不论是写对方,还是自己,总认为文字敲下来落在电脑上是件很郑重的事,于是涂涂改改美化许多,看起来是和谐了。但有些感情我自己好像都很难捕捉到了。
2.真实永远是最动人的。
3.还是想这样写。那再真实些,再真诚些吧。
大纸条
“终归还是不敢面对的”这是一生的任务,山精脚着。
迂回着,迂回着,希望有意愿认真活过的人,总还是在不断接近它(真实)。
我们先是对着几张照片开发场景。本来以为平平淡淡,没想到大家思维花样百出,我以为的慵懒在别人眼中却有可能是孤独寂寞,真奇妙啊。还从好多文章中学到了写人的小方法,真不错啊。
关于矛盾的这三个词多少有些离谱,一开始觉得绞尽脑汁都别想崩出一个字,结果三个离谱的词凑在一起反而没什么拘束了,下课时竟然速成1000字,这简直是以前3小时凑800个字的我无法相信的。没什么艺术,但这种感觉真的爽歪歪。
有时,带着镣铐好起舞~
好纠结好纠结,脑子一下子蹦出好多可写的东西,好俗气,好难写,一个个又划掉,最后挑挑拣拣选了日常热爱脑补的边境恶人,那就,希望有个好结果吧。
还蛮惊讶黄油选了这种故事类型呢,搓手期待
大纸条
写作并不是奇技淫巧的堆砌,有时候一个词琢磨一万年,也并不如一句真正朴朴实实但从心里涌出的情感。
叙事方面的话,还是那句话,写作是感情的表达,内容永远是为主旨,为感情服务的,不要说些看似华美但会把文章往不必要方向带的多余的句子。
关于写作经验,我觉得人物的语言描写不宜过多,一是难以驾驭,二是有种铺张甚至收不住的感觉,如果实在要对话,要适当的插入一些人物的心里动态,或者写一些能外化情感的景物或者环境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