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床 皱皱巴巴,被子滚成个大棉球。床头旁还放着几张用过的化妆棉。
2、冰箱 冰箱上贴着她喜欢的明星,冰箱里放着一些没吃的泡面和辣条。有几个鸡蛋,因为这是她仅会做的热食。
3、每天⼊睡前最后⼀件事 看会儿手机,把自己的脖子弯到抬不起头为止。
4、大学毕业于 北京五道口学校
5、喜欢的书、电视节⽬ 喜欢追电视剧,那种在宫廷中勾心斗角的戏。
6、怎么跟妈妈说话 “妈妈,最近又吃的不太好了,啥时候过来做回饭啊。”
7、最好的朋友 和她的大学同学,晓兰
8、包 喜欢那种“毛茸茸”,有些卡通图像的学生包
9、失眠时会 看会剧
10、他/她最害怕什么?有过什么噩梦吗? 她最害怕自己会为开除,没有钱交房租。 噩梦中她担心自己被新来的同志伸脚绊死。
11、你见到他/她时,他/她正要去哪⾥? 正在下班的公交车上。
12、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依靠的是本能、逻辑思考还是情绪? 依靠的是情绪,在不高兴的时候就一动不动的刷手机。
13、最难忘的事情 她是最后一个被经理录取的人
14、周⽇下午他/她通常在哪⾥度过? 一般在她的床上。
15、⾝体特征? 155偏瘦 带着一副小眼睛
16、⾝体语⾔(表情/⼿势)的特征? 喜欢表情呆滞,经常喜欢拿手乱划自己的头发。
17、喜欢(讨厌的⾷物)? 她已经习惯了吃泡面
18、最后,他/她的名字(出⽣⽇期?) 方敏
19、口头禅:哎,就这样吧。
鼓楼的公交站前已经挤满了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事和烦恼,不过你都看不出来。可有一人,就显得格外“耀眼”。
方敏扶着车前的门把手,一个短信发了过来,本还以为是自己的好朋友晓兰发过来的周末追剧邀请,可没想的是,她收到了她的“死亡证书”。
就在几秒前,她的经理告诉她从明天开始就可以在家“愉快的休息”了,至于原因,那就是因为她说了一句“老板好像蔡xx”而被老板正好听到。呵,这不,就被开除了。
她那攥紧扶手的掌心开始了轻微的颤抖,双眼缓缓的看向窗外已经不剩几片毛的松树上。她那小的和她眼圈差不多的眼镜就好像滚烫的铁水一般不住的往下掉,扶一下,掉了;再扶一下,又掉了。她不厌其烦的把眼镜扯了下来。嘴唇与嘴角弯沉了一个月牙。她用她的惯用手胡乱划着自己的头发,就如一个丧失理智的人一样,用自己“肮脏”的双手乱揉着那“繁杂的思绪”。
她已经坐过了三站地了。
等她稍微缓过来这突如其来的暴击时,一步一步,随着沉重而又悲伤的脚步走下了车。下了车,双脚一软,正蹲在了马路旁的沥青上。双眼无神,长叹了一口气说:“哎,就这样吧。”
啊……怎么说呢,你写的这个人你说是普通,但我觉得这更像是庸俗,根据你的描述这个人放在人群中貌似也不普通。我可以脑补出来这个女人说话时那种小女人的口气,听上去想让人踹几脚或是抽一个耳光的那种。
我想问的是:
这个人通过短信得知自己被开除,但根据常理也得回公司处理手续并收拾东西,她是干什么工作的?
被子是怎么滚成大棉球的?团成一团很好弄,要是滚成球我只能想到将被子扯烂将棉絮团成球。
“拿手乱划自己的头发”是抓自己的头发吗?她是什么发型(我猜她发量不多)?作为一个女生,我试过,会把头发纠缠在一起,上班可不能这么干。而且乱抓头发应该是双手一起抓,在公交车上单手操作……这个画面我想不明白。
错别字问题……我看着不太舒服……
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庸俗邋遢的小女人
看起来这姐们过得很邋遢,饮食习惯也真不怕得胃癌的,感觉这个人就是得过且过?这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状况,她是怎么能一直接受不改变的?还是她恐惧改变本身?我认为她妈妈大概率不愿意过去给她做饭(肯定还得附带打扫卫生)。
我真的很好奇这个人干什么的,就她现在的生活态度,她的收入如何?
更多的个人信息:到底多大?收入如何?平时开销怎样,是否有入不敷出的问题?
身体状况:整天吃泡面,现在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是996吗?会熬夜吗?她的身体状况或是外貌给她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家庭背景:她是哪的人?家里几个兄弟姐妹?家里关系咋样?有没有被催婚?
出过啥事了:她之前经历了什么,使得她如此庸俗,现在过得这么苟且?
性格的深究:她的房间这么脏乱,自己没觉得不舒服吗?为啥不收拾一下家里,学着做点饭?
1.更多的个人信息:到底多大?收入如何?平时开销怎样,是否有入不敷出的问题?
23岁,8500块每月,对于包、装饰十分迷恋,在买的时候大脑永远火热,根本不管自己的真实经济状况。所以有时买疯了,吃饭的钱都不够了,只能抱着手机来“充饥”。
2.身体状况:整天吃泡面,现在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是996吗?会熬夜吗?她的身体状况或是外貌给她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销售员,大多情况下不用加班,但每天都会熬到1点多睡,只有眼睛再也睁不开时直接“昏昏欲睡”。她的长期消费身体导致她满脸痘痘且眼神空洞无神。
她会时常胃痉挛,但她也没有丝毫在意,因为即使在意了,也仍然保持现状而已,所以压根不理会。
3.家庭背景:她是哪的人?家里几个兄弟姐妹?家里关系咋样?有没有被催婚?
她是广西人,上学来到了北京。家中有一母亲,和一个姐姐。姐姐在县城中打工,把每月的钱分给母亲一些。而至于她,来到北京后就再也没有给家中寄过钱。来北京的第一年的中秋节被家人催过,之后就再也没有提过这种事。
4.出过啥事了:她之前经历了什么,使得她如此庸俗,现在过得这么苟且?
在上学时,母亲逼着她学习,经常拳打脚踢,在这辈老人中,她母亲最小心“棒棍脚下出孝子”。可这就让厌倦和对生活没有什么向往,甚至有时候就故意气母亲,认为当年的教育就是个错误的决定。导致后来来到北京也是一副“优哉游哉“、无牵无挂的心态。
5.性格的深究:她的房间这么脏乱,自己没觉得不舒服吗?为啥不收拾一下家里,学着做点饭?
她认为脏乱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鄙视与厌恶,她认为自己所生活的氛围与她活着这么些年所带来的刺激有关。
好棒? 个精尤其赞叹4和5的回答 其中看到了雄狮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问题来了?
现在这个小片段蛮巧妙。尤其眼镜往下滑那个部分,细节真好(有点讽刺的感觉)。但是这个片段不能看到4、5问题的回答那个深度。怎么办?
我建议让她去相亲、或者场景设置在她刚从经理办公室(得知被开掉)走回工位的时候……相亲时也许难得的她看上对方了,但这时她忽然发现很长时间没有负责任对待自己的她,怎能让一个剧里才有的“优秀”男人(她心目中的)看上她?她会失落?还是想要奋起?
如果是从经理办公室回来,也许她平时就是跟同事闲聊天,但那天她没有心思了,即使破罐破摔的她也感受到了眩晕……仿佛回到了那些被妈妈追着用方言贬损的日子。
……还有很多种可能,作者去大胆想象吧!
一步一步,她咬着牙狠狠地迈出了这“人间地狱”。从她接到自己“永久假期通报”的那一刻,她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绝望。她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要去何方。
她耷拉着个脑袋,好像是没脸见人似的。平时和她经常闲扯的同事也对她如此过激的行为产生了惊讶和疑惑。“怎么了这是,是不是又看新剧了?男一号受伤了,没事的啊,主角光环永远存在。”她没有理会,仍然撅着个脖子死死盯着那一颗被她黏在地板上的大理石地板上。哼哼唧唧,好像在说些什么不可揭露的世纪秘密。“呵,没事了,真没”事“了。呵呵,走吧。让我走,我能不走吗?还有你,你不就会拿棒子打我吗?怎么。打出来了吗?你就在那损我吧,损吧。”
愤怒使他想冲上去给这经理来一巴掌。可就这么刚一猛吃劲,脑袋“嗡”的一声眩晕了整个所看到的景象,一个个黑白相间的螺旋状的圆圈在神志四周围绕了起来,一抓,又“砰”的瞬间消散。她把那沉静的眼皮努力地一点点翻上来,用那右手食指把滑落的眼睛推上去,没想到,掉了下来;又推了一次,又掉了下来。她疯狂地用右手握住眼镜框,“啪”的一下,狠狠的锤在了地上,那眼睛瞬间支离破碎。她又双手抓起头发,胡乱的揉起来,真好像那顽猴抓那虱子似的,疯狂至极。
她“邦“的一下,双腿一软,正正实实的坐在了地板上。望着窗外,长叹一声,”哎,造孽啊。“
这是在公司,刚刚被辞退的时候?感觉是一个碎片而非完整的故事,但是信息量不小。介于你之前阐述的人物性格与你的观点,我实在是不敢说什么。
问题来了:
旁边都是人,当她做出如此举动时,他们是什么反应?在她坐在地上的时候有没有试着把她扶起来?
我的亲身经历,腿软了会跪下,她是怎么坐地上的?
她155,一屁股坐地上的时候能望着窗外……很好奇公司的场景是怎样的。她也没什么肉,一屁股坐瓷砖地板上会不会摔伤尾椎骨?
“没事的啊,主角光环永远存在”同事的安慰好可爱。不过后面的剧情我就不懂了…… 建议作者用情节(有意义的事件)去体现她的状态,而不是一个劲原地描写。例如:方敏从经理室出来径直上了公司楼顶天台,同事们暗自拿她打赌,看她会不会看不开。方敏在天台蹲坐角落哭了很久,但她并不是那种真想要解决棘手问题的人,她只是伤心和不知过一段怎么生活。当同事们趴在铁门缝偷看时,看到方敏正在哼着广西小曲整理天台上他们楼下美容院晒的毛巾。风吹着毛巾飘荡,同事们议论纷纷”她真是麻木不仁不当回事儿“。但方敏怎能不伤心呢?她只是在”我是个没本事的人“账本上又添加了一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