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最不像体验的蒙眼体验

克苏鲁的恐怖,对未知的恐惧。土豆蒙眼的时候,我带着她从今天中午和朱老师刚刚探索到的路(自行车棚绕到食堂后面),路过一些垃圾堆,我正好把咖啡瓶子打开,那瓶咖啡喝进去时应该带着垃圾的味道。想到初三的时候ZYF(一个目前1.97m的男生,喜欢叫我尤文球迷)跟我一起组织的叠星星活动。尽管后面确实没有卖出去,我也没有拿到我的咖啡玻璃瓶的分成。

大概这一辈子都是用视觉这一五感之一在生活,除了听歌、跳舞的时候,还真的没有过能够感受到听觉的存在。可能触觉也有真切地“触及”这一感觉,感受到这一感觉(好绕)的时刻。所谓视觉失去会使其他感官更加敏锐,只是让我更好地听到了风。

满脑子都是夏五、乙骨忧太、冬天的到来…这些毫不相关的东西似乎是我在那一刻最在意的。时常觉得“喜欢”某样东西的属性在这个网络时代中是融入他人的通行证,从而,是一种责任。但那一刻我就是在想那时最在乎的东西。好像这几节创意写作课都是在重复一样的事情:感受自我。从我所在乎的人际关系、他人想法、学业烦恼中抽身,尽力体会我已经成长成了什么样子。

摸到木凳(也是后来才知道是)时我想,这样恐怖的东西居然设置在草坪中间。在一种紧绷的、慌里慌张的、开玩笑的态度中,膝盖撞上了这个物体,我脱口而出让土豆老师慢点,我真的害怕自己受伤——特别是有前科的膝盖。害怕自己再也跳不了舞,再也没法在那些无聊的课程上抖腿。都是这样无意义的想法。

土豆蒙眼的时候,我带着她从东楼二层到操场去。这是我无比熟悉无比怀念的一条路,土豆摸索着在她左边的把手,却总是摸错,摸到在右边的横梁。只是想到每次一起上下楼,朱老师或者LML(某个可爱却急躁的女生,遗憾的是不在北大附,但是似乎她也不是很适合这里)总会让我小心头,那是她们血的教训。到二楼的时候我推开门,那一瞬间的念想只有“那张卡尔对我说考试加油的A4纸去哪了?”(初三快中考时有人在玻璃楼梯的门口都贴了一张“卡尔祝你考试顺利/请你喝碳酸饮料,快说谢谢卡尔”,我是真的很喜欢说谢谢的类型,于是每次都会说,有时也会让姜老师说,毕竟我们俩每天放学一起走的时候都会路过)。怀念。经历了那些不能反复怀念的事,已经失去了念旧的能力,但那一瞬间我又触动了这个关节,大概是因为我是那种越忙效率越高的狗(今天是导盲犬,汪。)。出楼时,土豆呢喃了一句,是风。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爸妈老是叫我开窗户,室外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操场粗糙的脏脏的味道,塑料的味道,都是无法复制的,是室外的味道,塑料之上就是阳光,是我那些个将要天黑的下午跑的八百米,是一点我跟姜老师能够谈天说地的空间。

感觉是自由的,却又在被人支配着。在社交时养成的笑脸,不能说是百分百是假装的面具,但也不是百分百真心。在乎这些的我给自己立下了人设,从此说出的话只往利益方面考虑(不管是良善的还是顾及他人),失去一份脱口而出的本心。我说“慢点”的一刻,仿佛心灵和话语交汇重叠。拂过脑海的是《带我走》里五条悟蜷缩的衣柜,是封闭也是机遇和通往真心的通道。开玩笑说,“好像全世界只有我一个盲人”,是真心的想法,但也是对他人想法的在意——别人看到脸上蒙着红领巾收手收脚的我,会怎样想?数次路过校门口,那一刻风过树梢,只剩下我。

写到这里似乎之前的问题也有被解答:在答疑区问了华丽的语言是否并非出自本心,到现在我想那只是考虑过后的象征,成熟的象征。目前写下的文字我十分满意,有种闪烁的理性的光辉(哈哈哈哈),但是不失一点诗意(这话应由读者来说?但我向来这样自信,只是这自信是否也是我的“人设”呢),但我没有极其刻意地去写,像写英语作文那样刻意地用长难句,用不一样的句式。我的句式在这一刻多样。

这一刻,那一刻。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我能记录下这些时刻。昨天坐在老爸的电动车后座,想关于“喜欢”的事情。后来在十二点的浴室里顿悟:如果一个人能够清晰地说出喜欢某个人的某一点,大概也是一种悲哀,毕竟这样或许更容易找代餐?就像我如果能准确地说出,喜欢帅狗,那我以后遇见很帅的狗估计也会心动?

这个话题也能说下去很久。我就是这样废话连篇的人,给我一个机会或者是一个合适的人,即使只是这样安静的几分钟,我也能说很久,一直说下去。说自己违心却不自知的话,说自己真心地却只是好的期待的话。但我喜欢,这一刻我感受到风,我大概是在有意义地活着。

 

作者的话:

首先要抱歉。我自己真正的“体验”在这篇文章中好像不是重点?

但是还是要说,我写的很开心。

我自诩不是一个心思重的人,只不过是在以瞬间为单位的长河中,总是比别人多划一桨。我想“心思重”的人大概会自我怀疑,或者经常性地质问这个世界啦宇宙啦(对不起 真的没体验过 冒犯到谁了勿在意 我厨也是这样 还挺可爱的),但我还是个挺自信的人(不是),尽管我在上文或许也微微动摇过这个观点。

我的思路很跳脱。小时候别人都用便签来记作业,但我的小便签上总是比别人多不少无法解答或者伤春悲秋的内容(。)。后来有了手机,在微信里也发了个类似功能的朋友圈,限了几位有心理接受力的好友每天看我发评论,发各式各样的疯、讲毫无逻辑的话。因此,我格外珍惜一切让我自由地却不是毫无目标地发散式写作的机会。感谢创写课给了我这个机会。

感谢能看完的朋友们,感谢你们看小狗说点导盲犬的心声(不是),大家看的开心呀!

ps.提到了一篇最近看的夏五同人文《带我走》,大概就是关于一个人在十几年后出于大义杀了他的爱人,之后心理关难过,意外发现通过一个衣柜(纳尼亚?哈哈)可以回到爱人小时候,并像亡灵或仙女教母(?)一样陪伴他长大。直到他的爱人在现实中遇到现实中年轻的他之后这个人才又通过衣柜离开。那篇文的最后提到,这个衣柜就是他们高中一起生活时用的,一个又小又旧的(大概是学校发的)衣柜。而这个人的身高设定是1米9…于是这篇文的各种设定给我带来的震颤远超于最后反转的轮回剧情,远超于他的爱人在每个时空闹着玩似的雕刻“带我走”。

avatar

6人评论了“或许是最不像体验的蒙眼体验”

  1. 相当喜欢你说的这句“只不过是在以瞬间为单位的长河中,总是比别人多划一桨。”我晚上也老是想东想西伤春悲秋的呜呜。感觉蒙上眼睛的你就像被封印了一样。一开始觉得你是一个蛮外向的人,后来感觉有很多东西藏在里面,你有时候会愣,有时候会突然不笑,有时候会假装没听到(当然不是贬义,我也老这样),那都是很好的把情绪传递给我的东西诶。哦偏题了,最后祝你蒙眼愉快以及很抱歉让你撞上椅子。

    1. 啊这个平台不让撤回,想了想觉得自己写了冒犯的东西,如果你也这么觉得那就当作没看见吧。本意是想夸夸你来着。

    2. wnsisthegreatestpuppy

      谢谢!没关系 没有冒犯哈哈哈哈。终于有人指出来了吗?我确实是一个这样的人,思维比较跳脱,但是反应又不是那么快,所以我一般会优先想自己的事情,忽视一些别人说的话,想想确实挺烦人的() 你这个形容我真觉得自己是五条悟了,蒙上眼睛就像被封印之类的()跟你一起蒙眼走路是很好的体验呀,就是我还是不是很习惯body touch什么的…感觉会变僵硬

  2. 第一句说的就是恐惧感。但是恐惧着恐惧着居然就走神了。或者说对狗老师来说,留下来的部分是因走神而诞生的信息。也许周三下午4点那段时间,有着不止一个狗老师同时存在于校园?
    毕竟叫做“(课程)任务”的事情是被外界强加的,而你的心/脑袋真正想要的是其他。
    可惜。也没什么可惜。
    走神中自有真性情在(shenme)

    有读到你的心思,有读到你确实在真真实实存在着的。因此,课程所想要的一部分目标(确认自己是谁)的确在你身上达成着呢。
    顺便分享一下这个👉https://www.youthwrite.pro/2021/12/05/%e5%a4%8f%e7%9c%a0%e5%86%ac%e5%b7%b2%e6%b7%b1-2/

    1. wnsisthegreatestpuppy

      哈哈哈哈哈哈感觉山精老师的解读是正确的!感觉我就是在走神,但是反而是因为走神诞生了意义???我也不是很理解自己其实 想了很久这个问题 头痛。
      袜!是夏五 我这就去看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