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腐烂的蜂蜜>
远看像一封伤痕累累的情书。一个枯槁的男人把蜂蜜涂抹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堆叠,好像这就是他唯一的星光。
——即使腐烂?
……“那又何妨。”
<坚定而冰冷地雕刻着>
石头是冷的。
红色的铁锈镌刻着道义的波。
它似乎已经要被全部剔除,所以呢?因为存在,所以只要有就会停留在此刻。
<好像被绿色的团子包裹着了一样>
好像被绿色的团子包裹住了。
一个、两个。
小小的、圆圆的。
——有生命的。
有点挤,让我惊讶于植物也能给我带来近乎于社恐一般的体验。
我们一起活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有点挤,让我惊讶于植物也能给我带来近乎于社恐一般的体验。“嘎嘎嘎嘎
我是社恐大王谁懂…
这句的后面一句我也喜欢
和自然很贴近的感觉就是意识到世界上除了人类的东西太多了!走出混凝土是好的
爱了。这种非常感性的准确把握。这种主观化的表达。这种自然和散漫。
“一个枯槁的男人把蜂蜜涂抹在自己的身上”
而它并非没有深度👇
“红色的铁锈镌刻着道义的波。” 一下用了“道义”这个词。而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我不懂不等于我不能感受其美和好)
铁血f人出动(x
写的是综合几个刻字的物品的一角!颜料大多数都被磨掉了剩下的就像锈渍一样,但是还正好就留存着那么一点点,近距离睁眼看很微妙!而且上面的道理和指引也只要还留着这么一点就存在着……
(题外话:觉得也恰恰有点像我们这届的北大附 这个微妙的年级……)
“仰之弥高”那些承载了很多,那种细微的感觉沉淀在校史中,复杂的感觉或许是历史的传承。就是“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变”吧。我也觉得剩一点的颜料感觉很复杂,就像是25届的老师有时突然讲出的“学段制”之类的词一样。但我又有些仔细描述不出
感觉是一种微妙的下意识!人的习惯是最难抹去的这种感觉~
虽然时代在变,但是人看见过的东西就是看见了!
看到你感到了我寻找场景时所没有设想到的一些细节上的观察和联想,我觉得很有道理以及引发我深刻的思考,这样的我感觉出于更近的角度写出的文字,确实像照片一样,生动且形象。看到了你看到仿石头的地面扬声器以及锈蚀的标语牌后写出了内容我很开心。使用短句子的表达这种和我的习惯不一样的美我感觉是利于读者自己的体悟和回味的,点赞。
是这样的~感觉短句每个人看都不一样,而且我恰恰比较擅长写出这种模糊性的句子!不过真的是注意到了好多没仔细看过的东西,所以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