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
童年时的自己
性格/思维特点
典型的内向性格,每天在想怎么能跟熟人呆在一起,尤其是家人,那时会最有安全感
(2)语言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弱也不弱,跟熟人会完全的表达想法,跟陌生人就是近乎哑巴
(3)关心的事(事发当时/那段时期)
那时是幼儿园,在一起游戏追逐时,将一个年龄较大的孩子意外推倒,使其受伤
上帝视角
(1)事发当时的周边整体环境(天气 景物 场地空间特征 季节光线时间……)
夏天的黄昏,也不算傍晚。天气很温和,没有夏天的高温炎热,微风轻轻的吹。在一大片树荫下,是一栋楼一个单元门前的一片开阔地。虽有太阳,但因为巨大的树冠,导致光线很暗。地上不是柏油路而是那种小的长方形的地砖。
(2)事情里其他人有态度吗?环境对于孩子的判断有影响吗?
没有倾向于哪一边的态度,只有些许的着急,但也有属于成年人遇事不慌的沉稳。
环境对孩子有些影响。
(3)这件事跟孩子过去的生活有什么牵连?对之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孩子因为这个事有什么变化吗?)
跟过去没有什么牵连。
因为这件事,成为了一个转折点,在那之后,孩子很少跟小团体一起活动玩耍。在一段时间后,孩子重新回到小团体,但也会一直对这位受伤的小朋友包抱有愧疚,将自己的内向性格的特点在与他相处是展开放到最大。
(4)请给这位小朋友起个名字(不要是你的乳名)
小不点
其他人视角
(1)对发生的事的关注程度
很关注,但不妨也有看热闹的人
性格/思维特点
作为家长和年长的成年人,大家都很沉稳。
(3)说话(表达)习惯
类似社区里的大妈大爷,爱管闲事,嘴很碎
小不点视角
我很开心地追着老三,可是刚拐过这个灌木丛的时候,他突然停下了,我来不及反应就撞了上去,他的膝盖狠狠的撞在地上,发出惨叫,而后转变为阵阵呻吟。我站在原地不敢动,脚下原地一点点的移动着,踏着步,不知道我该做什么,不知道我该想什么,不知道我该往哪里看。这时候呗树荫笼罩着,就像是出自啊一片黑暗之中。大人们赶来时,我只能听见嘈杂,和一些评价,但评价我也只是听见,完全没有过脑子理解。我一直注视着地上,双手时而垂下,时而扣扣摸摸。余光中只是黑暗,能看到的只是大人们的一双双围过来的腿,当时身体既燥热也很冰冷。
上帝视角
两个小朋友都属于他们社区小团体的成员,在每天例行的游戏活动中在互相追逐,老三在拐过灌木丛拐角不远处停下了,小不点没有刹住车,直接将老三撞倒在地,老三的一只膝盖狠狠磕在地上,膝盖处掉了一块肉,血肉模糊了,甚至能透过血肉看到惨白的骨头。老三在阵阵呻吟,知道惨叫声和呻吟声把家长们都着急过来,老三在地上躺着,小不点只敢在不远处独自站立。家长们很快围过来,有人在联系医院,有人在做紧急的处理,有人在联系老三的家长,但好像没有人考虑到小不点。小团体的成员们也过来了,出于年龄的问题,他们并没有做出什么对策,大家都沉默不语。
记不清是不是看过羊写这个故事~小朋友视角的“当时身体既燥热也很冰冷。”很好👍 写感官感受,很直接,很第一人称,很当时当刻。
“而后转变为阵阵呻吟”这里则比较大人话。小孩儿如果想说他听到了“阵阵呻吟”,会怎么说呢?思忖.jpg
第三人称视角没有展开,可惜。前面调查问卷里的信息——孩子在这个事后,越发内向,完全可以在这个讲述版本里代入。把这件事当作讲述的一部分,去接近和理解孩子内向性格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