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

低配版校园食物链

Summary:张小鱼是鱼缸里的胆小鬼,那时候还没有朋友——后来跃入寂静的大海——以后大概率也不会有。

【I’m 张小鱼】

【先放一个第三人称的第一视角,因为每当用第一人称就写不下去了。写下了一些对塑造我很重要的回忆,但对我已经不重要,只是一直没有忘掉。】

        中央花坛很大,枝叶正茂,像密不透风的网,蹲下来一眼望不穿,玩游戏跑一圈也不会很快被抓到。学前班的小孩已经比修剪过的灌木高半头,所以要蹲下来才足够安全。

        太阳还斜着,挂在东边或者西边,那都不重要。只是再密的网也兜不住光闯进来偷听:“我们为什么要躲在这?老师那么高,没用的,而且现在是课间,难道我们要逃下节课吗?那太酷了,但是你的话应该不敢吧……对了,上学这么久,我一直很想跟你说话,你怎么不理我呢?我叫***,我知道你叫张——

        “嘘——

        

3

        ——

       “!”张小鱼转身,吓了一跳。

        “你的新朋友已经告诉我们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我……没有,我只是说了两句——”张小鱼手心冒汗,心里却渐渐毫无波澜,甚至还想吃块西瓜。

        “还听不懂话吗!你自己去解释吧!”女同学推了张小鱼一巴掌,拍拍手,扬了扬,让张小鱼看身后。

         以前总是笑盈盈充当自己大姐大的“她”冷眼站在门口,身后几乎是站着全班女孩了,麻花也在里面,看得出来她们的脸绷得像木刻一样。

         其中甚至有人摆了个pose,张小鱼努力抢救了一下,没有笑出来。张小鱼不明白为什么,里面大多数女孩不熟悉,甚至没说过话。但是想起了在家里看的港片,觉的更荒谬了,但是张小鱼还没有学荒谬这个词,只好用伤心代替了。

 

 

【第一节课】

        ……

        “你不要把头探出去,我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听说她只请了上午的假,不能让她们知道!”

        “知道什么?”

        “知道你和我!”

        “我不明白。没什么好怕的,我们去小学部玩吧——欸”

        “回来!……我是说快要上课了,我们就蹲在这聊会天吧,你叫什么名字?”

        

        灌木裹挟着水雾灌溉过的气息,斑驳的影子是光的脚印,在麻花脸上光怪陆离地变换,麻花的辫子灵巧地松散出几根碎头发,不经意间粘了几片新绿。张小鱼没有发现光以外的偷听者,松了一口气。

        

        “你真是的,不要随便拉我,我说过了叫***,不会再说一遍了哦。你说我们?那我们是朋友了?我知道你拼音学的很好,每次课堂作业都是第一个写完的,下次能不能借我看看?我就坐你旁边,要多聊天哦,你总是不抬头,我们传纸条你都错过了……对了,你是我最后一个认识的,真不容易啊,今天真好。”

        

        “什么真好?”

         

        张小鱼送了一大口气,这是开学不知道多少天以来第一次和“她”以外的人说话,意外的是别人主动关照张小鱼,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糟糕的是麻花说的话张小鱼没在听,只觉得快点来个人和她说话吧,说点什么都好,除了“她”谁都好,好让张小鱼漫长的、颤栗的学前班生活有喘息的空档。

        

        “当然是认识了你啊,这样全班,包括隔壁班,还有小学部的一年级学长都是我的朋友了!”

        “喔……你好厉害,我记不住那么多人。”

        “你要是想认识她们下次中午跟我一起逃饭啊,在花园路口左转。那我们说好了?不许毁约哦。”

        “说好什么?”

        “你到底有没有听啊,我是说拼音作业,你记得一定要帮我哦,反正你好像不想第一个交作业,为什么每次写完都干坐着?借我看看应该可以对吧。”

         “啊,因为她总让我等等她。”

         “哦,你们真好,怪不得老师总夸她……和你。要上课了,我们走吧,她这节课是不会回来了。”

        

        虽然这么说,麻花还是矮着身子,拉起张小鱼的手腕:“我们比赛谁先跑回去!你要是没跑过我就要借我作业哦!三、二、一——”麻花好像对张小鱼的告诫很在意,矮身在花坛边快跑,只有弯弯的眼睛在光里笑。

        

        这一次张小鱼没有争第一,也没有把没说完的话说出口,张小鱼故意跑的很慢,慢慢看着边跑边回头的麻花,好像慢镜头里飞鱼拼尽全力跃出水面,时间都为浪花停滞。

       

        “我和,一点都不好。”

 

 

0

        “你叫什么?”

        “张小鱼。”

        “生日?”

        06…………721

        “我是069月的,我是九月,你是七月,我比你大,你以后要听我的!”

        “可能是我比你大?”

        “我是069月的,我是九月,你是七月!”

        “你看,我在七月出生,比你早两个月呢,年龄不是按数字算的,你是不是没有预习数学课本?哈哈。”

        “我是069月的,我是九月,你是七——

        “不——

        “真没劲!没礼貌,你妈妈没教你不许打断别人说话吗?而且你不跟人打招呼,也不问我叫什么,我叫###,以后你就是我的朋友了,必须听我的,不许和别人说话不许和别人玩,知道了吗?”

        “呃”

        “她”转头走了,张小鱼受到了冲击,对自己预习成果感到疑惑,用十根手指头在原地算了两遍。

        “喂!跟上!”

       

         张小鱼看“她”凶巴巴的,跟上去放弃了解释,觉得这样白交个朋友也不错,可能是“她”比较热情,而自己太不会说话,惹“她”生气了。毕竟出门前妈妈也叮嘱自己要交好朋友。

          

 

【第二节课】

        太阳很毒,体育老师好像翘班了,可是学前班的小孩没有体育老师带队是不能在上课时间离开操场的,所以没有人敢回到教室纳凉。

        一个男孩突然撕下一页漫画当作扇子,一会儿又当作伞,得意的样子让其他小孩一哄而上“给我一张吧!”“我也要!”“我这有两张!”“……

        麻花分到两页,递给一言不发的张小鱼一页。

        “是植物大战僵尸的漫画诶!我闯关可厉害了!你喜卷心菜还是向日葵?我喜欢向日葵,但是她太弱了。”

        “什么是植物大战僵尸?你怎么会玩那种游戏,多恐怖啊。我们都看巴啦啦小魔仙。”

        “啊?我没看过,但是我可以看看,你在几台看?”

        14台。植物大战僵尸好玩吗?”

        “嗯!但是向日葵容易被吃掉,卷心菜也会被吃掉,不过卷心菜可以保护向日葵!”张小鱼难得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说的起劲。

        “那下次课间你当向日葵,我当卷心菜!”麻花学着漫画里卷心菜的样子挥了挥拳头。

         “啊呜呜!他撕了我的漫画!那是我的!还给我!”

         一个尖利的哭嚎声响彻操场,引来老师,拿着漫画的小孩大多数被下课铃声解救,一哄而散了,只留下第一个撕书的人挨骂、不情不愿地道歉。丢了漫画书的小孩没完没了地哭,让张小鱼很烦,不知道怎么才可以让他不哭。麻花不见了,张小鱼隐约觉得和大家一起跑掉是很不好的事,用了很大力气才从飞奔向教室的队伍里挤出来,又用了很大力气才走到哭嚎的男孩面前,努力露出一个笑,递给他一张努力展平的漫画。

         

 

1

        “你会跳石头、剪子、布吗?”

        “为什么不用手?”

        “我就知道你不会吧,用手的话总会有人作弊的,我教你,剪子是这样……

        “她”难得对自己感兴趣的事说的起劲:“好了现在你会了吧,规则是——

        “剪子赢布,布赢石头,石头赢剪子,这个游戏其实没什么意思,只要玩的次数够多,我们赢面一样,倒是很公平。”

        “别浪费时间了,规则是你必须和我出相反的。高年级的学长都是这么玩的。”

        “相反的?我怎么知道你要出什——

        “我不管,你只要听我的就好了。我是069月的,我是九月,你是——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

        张小鱼不想再接受算数的洗礼,可能朋友之间就会迁就,可能学校里愈是对错分明的事愈是要出错的。这也就是张小鱼为什么喜欢上课铃,讨厌下课铃,算数总是无所谓“对错”,因为答案就在那里。

 

 

【第四节课】

         ——

         张小鱼很烦。

         男孩只从百忙之中抬头看了一眼,抬手拍掉张小鱼手里的一页破纸,埋头继续哭了。

         漫画在光阴的缝隙里,操场漫天的尘沙里,乘风驾雾,飞的很高很高。

         

         “啪嗒”

         张小鱼吐出一口气,放下笔,终于摆脱了挥之不去的尴尬记忆,还没来得及欣赏工整的拼音作业,讲台上的老师脸上映出手机屏幕里电视剧变幻的光影,谁都没有抬头,一张揉成团的纸条滚落在桌上,还差一点就落地了,张小鱼幽怨地盯着它,却不能装作看不见了。紧接着一个更大的纸球掉在桌上,把上一个挤掉了,张小鱼感觉不那么为难了,赶紧打开大纸球,心想没有总比有好,一个总比两个好,反正不能更糟了。

         “你答应我了,jiekan一下,快,不要bei老师kan见!——***

        张小鱼没多想,把小小的牛皮本飞过去,趴在桌上装睡了。在臂弯下窥见另一个纸条,想了想,还是抵不过好奇,展开来,心脏漏一拍。

 

 

2

         提了提鞋子,张小鱼又开始系鞋带了,闷闷地问:“今天还要去上学吗?”

         “要的,你都已经站在门口了,系了三次鞋带,怎么每天都要问呢?”

         ……忘记是周几了。”

         “快走吧,要迟到了。”

         “能不能请假?我今天不太舒服。不想去。”

         “别找理由了,每天都来一遍,到底为什么?不喜欢老师?”

         “她总管我,我不喜欢。”

         “嘿,人家小朋友想跟你玩嘛,走了,要迟到了。”

         ……我出发了。”

 

 

【第三节课】「大脑源文件丢失」

        男孩还在撕心裂肺地哭,张小鱼不想回头,从快走到跑,几乎是落荒而逃了。操场到教室门口的花坛有一段下坡,闷头俯冲,和一个人擦肩而过。再回头看见一个女孩以扭曲的姿势脸朝下趴在坡地上,哭嚎声从单调的变成复合的二重奏。

        那天下午摔倒的女孩胳膊打了石膏,站在讲台上,张小鱼在台下,埋头听着老师对女孩的关心和对同学的告诫。不敢抬头,张小鱼害怕她的受伤是自己造成的,以至于很久以后张小鱼都在想“ 我到底有没有去扶她啊……

 

 

【第五节课】

        地上那是“她”的纸条。

        “等等我,先借我看一下拼音作业,我们一起交——###

        张小鱼在课桌上趴到了第五节上课,有点害怕,知道“她”已经回来了,就在后座,和麻花在说笑。也许是说给自己的,也许不是,张小鱼感觉冷热交替的,有点苦和恨,唯独没有眼泪。

【后记】

电话响了,是“她”的声音。

张小鱼已经学前班毕业了,现在是小学二年级的班长,觉得自己已经不用再迁就朋友了,何况不是朋友呢:“有什么事?快说,烦死了。”

那边沉默了良久,好像和“她”的家长说了几句,没有回复,挂掉了电话。

张小鱼噎了,觉得自己不够潇洒,应该自己先挂的。

如果那时候张小鱼看过《楚门的世界》也许会更潇洒地说:“Good morning, and 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

 

作者阐述:其实张小鱼心里知道,这算不上什么大事,称不上孤立和霸凌,因为小孩子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心思,过了几天又冰释前嫌,一切如常了,就像没有认识麻花,没有归还漫画,没有撞到(?)女孩之前那样,张小鱼的世界里又只有那个一点也不喜欢的“她”了。***###都是不确定发音和写法的名字,但似乎是确有其人。只是从那以后张小鱼打心底看作朋友的人很少,有些是从小玩到大的幼驯染,有些是一起住了三年的室友,总之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试探,当作是对这段回忆漫长的愈疗。张小鱼承认在脱离学前班的苦海以后,为了不再重蹈覆辙,她也用类似“她”和麻花的方式,伤害过对自己很重要的朋友,那些伤口也许悄然愈合了,也许没有,张小鱼感到很后悔,所以一个人呆着,是一道对自己和别人的双重保护,张小鱼并不觉得寂寞,也乐在其中。

偶然也会觉得,想要弄懂人的心思,这样那样做的理由,一定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学问,包括小孩和大人,还有张小鱼自己。

自评:7分(呃呃呃叙事不擅长呢……

1、费解问题的是学前班小朋友飘忽不定的、藏匿的善意和恶意从何而来?记忆中的张小鱼如何面对变动的心情和人际关系?朋友的界限在哪里?我一直认为喜欢独处不等于孤僻,而是逃向快乐,拥抱自由的必经之地。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时不时困扰我,在社交和一个人的自由间反复横跳,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友甚至交谈,就会难以抑制地、迫切需要独处。

2、和阅读理解环节中的例文学到了小标题的错序和场景的切换,调换了人称,用更客观的心情和视角理解、评价当时的自己。加入了一些类似延时镜头的场景描写,想要凸显某些瞬间对自己的弥足珍贵,比如和麻花在花坛下的描写,尽管最后我们还是背道而驰😂在回忆起美好场景的时候发现自己并没有对麻花的怨怼,而是选择了淡化和遗忘,或者说原谅,虽然最后对不喜欢的“她”还是刻薄报复,但是在今天的我自己,回顾过去的张小鱼,某种意义上也有了新的格局罢;另外对一些事情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割并重新排序了,原因是有些确实遵从记忆复苏的顺序,有些则希望留一些悬念,让事情的发展更连贯。

3、收获是在遗忘中逆行,回忆起来了一些几乎忘记的、有趣的、重要的事,分析今天的自己和张小鱼之间有哪些进步和退步,对于独处和友谊都更加释怀。困惑或许是,我们是否总是在不经意中伤害别人,除了独处又该怎么避免和修复呢

4、分享给猫。)心情是终于写完了

fin.

1人评论了“回忆录”

  1. inno的自评没有打分,需要补上。
    登分迟到了,给inno道歉。

    再看,感到我阅读中的障碍(分不清谁是谁,读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一种原因是作者似乎刻意只写画面,不掺杂任何解释、分析。而画面又是零星的片段,不是有前因后果的完整事件。以及,毕竟是女孩间的故事,三个女孩”她“”她“…… 让我有点绕。

    作为同是人类的生物,有共鸣,喜欢慢动作回放、有拼音的纸条、第三人称俯瞰感。不过作为非亲历者,感到隔膜和跳跃。阅读有些难。(也许这也是我潜意识没有打分的原因)

    作为同样喜欢独处的人,对于”我们是否总是在不经意中伤害别人,除了独处又该怎么避免和修复呢“的想法是——我们不能保证自己总能给到对方想要的,但我们能注意去反复感受和确认自己动机是否纯良,也能在即使发生了伤害之后,出于道德感而想办法弥补。这方面,如果一直独处,反而没法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推进人际关系吧?也许只有不怕伤害(伤害到别人、自我伤害),用开放的心态(回到3岁张小鱼),才能勇往直前(也不是非要勇往直前,但有时又会渴望跟人的深度连结……吧?)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