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场景

董瑞刚

第一人称

外面的雨下的很大,平均每隔5秒一个雷。

我静静地站立在漆黑的房间,听着狂暴的雨敲打着窗子。

有一扇窗是开着的,狂风暴雨从中倾泻进来。打湿了办公室的地板。

我走到窗口,让雨重击在脸上。把西服打湿,把衬衫打湿,把西裤打湿,把我的一切浸透。 我的头发被风吹散,听着骤雨,我不想思考。

泪从眼眶涌出,夹杂在四月的雨中。有的被打落,散入空气,有的则进入了我的嘴里。

多咸啊……

黑色的领带被风吹起,仿佛有人在窗外拽着我的脖领,向外拉扯。 我要窒息了。我用皮鞋揣着墙,摔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的响。

雨水浸湿了地毯。

“我的儿子啊……” 哭声被窗外的大雨瓢泼掩盖,尽管我撕心裂肺。

 

第二人称

你还剩下什么?

好好想想,用你的脑子,你还剩下什么?

在几年前那一刻,你的良心被你自己吃掉了,然后呢?

钱,钱算什么?如今坐在真皮靠椅上,你少的是钱吗?

但为何如此空虚……

你的家庭已然消失,被你败坏到了极致。

你自己早已堕落,双手上沾满肮脏的淤泥。

而那唯一的纽带如今也断了。

想想看,想想看,

你活了个什么人生啊!

 

第三人称

多么悲惨的故事……

有时候我往往会想,为什么这么多故事都这么血腥呢?

为什么一定要死人呢?这什么变态BE美学。

董瑞刚与田歌发生关系导致田歌失去生育能力,而她与南嘉木相爱后发现没有孩子,嫉妒董瑞刚幸福的家庭因而要毁坏它。

得不到就毁灭,这是很多人的思想,多么病态但又多么真实。世界不可能是圆满的,因为不公而失去能力,自然应当去复仇,但这是介于公安没有还一个清白的基础上的。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无法得到清白。那我们要怎么样?斗争,亦或是就此放弃?

我不知道,我只觉得整个剧本充满了变态与血腥,这正是我所不愿看到的。

avatar

1人评论了“万花筒/场景”

  1. 第一人称基本氛围感有了。自然环境好像在暗示来自上天的谴责和地狱鬼门关的邀请函。
    董遭人同情,是因为他自己也是有罪之人。冤冤相报的感觉在这里读出来了。不过感觉场景的味道还不够凝练。雷、雨、风,把一个集中力气写好,场景就能出效果。现在力道有些分散,就比较套路化。
    不知苏北辰感觉怎么样?

    第二人称是我们想得到的理性自责。我感觉写到这层还不够。
    董之前为什么营私舞弊?
    ……
    我简单想了另一个方案,就是董回忆起天泽幼年时父子相处的有限时光,那种不包含欲望的人伦之情。我会认为这里包含的复杂况味更冲击内心。

    第三人称是读者视角?👍 三重视角下来,感觉一重比一重批判性强。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