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得再远的两个人,只要见到同一个月亮就算是见面了吧。
“今夜全没月光”
在这个寻常的黑漆漆的夏夜,忽然想念家乡明朗的月亮。
也是蝉鸣聒噪的闷热夏夜,奶奶和我扇着蒲扇望着院子等爷爷下班回来。小朋友常常不解为什么爷爷总是想接这么多单出租车,等到我都熬不住睡着了也听不到铁门开锁的声音。但迷迷糊糊中透过房檐看到完整的皎洁的月亮时,会放松的任自己睡去。爷爷一定会安全回家的,况且还有奶奶在守着呢。
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和爷爷奶奶度过的。
那时的奶奶看起来很健壮,虽偶尔会用手背贴着胸侧停留一瞬,皱着眉中断我们的对话,但不多时又会摆摆手说不碍事,我模模糊糊知道她曾做过手术,便觉得是无足轻重的后遗症罢了。
奶奶身上有一股奶奶的味道,在她旁边我的呼吸会不由自主的放松下来,哪怕闭上眼也觉得心安。
五岁的我住在奶奶的平房,每到晚上我们会在二层的屋子里玩小游戏,末了能享受到她的全身按摩服务,奶奶会挨个拉我的脚趾,听到咯噔的声音就笑起来,说小铄又要长个了。有时还会邀请爷爷一起打扑克牌,五岁之前我只会最简单的拉火车,之后她们开始教我“大跃进”,现在想想好像就是斗地主。她们会纵容我悔牌、偷看,赢了之后还会夸我聪明,我也向来乐此不疲。
上了小学我并不常住老家,奶奶因为每月到北京的医院取药会顺便在我们家住一两周。那时的奶奶可以自己坐高客往返,妈妈会提前打开家里因为爸爸怕冷而闲置许久的空调,切好一盆西瓜迎接奶奶。奶奶到家后会先注意到我,说小铄都这么高啦,最近学习怎么样。
寒暑假我还是会回老家,那时爷爷奶奶搬了新家,在新家制备了一台缝纫机和一尊菩萨。奶奶总说现在卖的衣服不透气,会在集市上买布料自己缝制衣服,我的睡衣大多都出自她手。起初是一年两三件,后来慢慢的一年一件,再后来缝纫机上被盖了一层防尘布。那几件睡衣也因为尺码不合被我放在了衣柜最深处。
那尊菩萨,我虽向来不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但据奶奶说每到她孩子们大考前都会为菩萨上柱香拜一拜,而几乎都能灵验,不知什么缘故,我的中考在奶奶的保佑下正常发挥,真的考到了想去的学校。等到高考前也一定要拜托奶奶。
和奶奶过的最近的新年是2019,谁知疫情突发我被困在北京整整三年。虽见不到面,但视频通话是常有的,奶奶好像很少提起自己,每每问起就是“一切如常”,反而对我的生活万分关心,嘱咐我吃饱穿暖,通勤路上小心。期间奶奶因为要看病来过我家两次。第一次是我中考后的暑假,她听到我的成绩和能去的学校后笑着说“真詀”。于是我想高考也不能让她失望啊。
奶奶的病好像突然变得及其严重,去年听到她马上到家,我迅速提醒妈妈打开空调,切好水果给奶奶吃,她最怕热了。谁知爸爸打开门感受到冷风后面色一沉“谁把空调打开的”。进来后的奶奶也不似先前了,脸色虽然白但血色衰减,一进来就在房间里躺着,说不了几句话就闭上眼缓好一阵。
奶奶好像变了一个人,变得让我害怕。害怕她晚上急促的呼吸,揪心她频繁的呕吐。做的多少营养餐都因没胃口被倒掉,体重生生掉了十二斤。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奶奶的肺癌是这么的严重。
老人在大城市呆不住,没过多久就吵着要回老家。爸爸担心他们照顾不好自己,雇了个保姆打理他们的日常起居,维持了大概一个月的平稳生活。
一个月后,今年四月。奶奶吃饭时被菜叶卡住嗓子,短暂窒息被送入医院抢救。
爸爸前前后后往老家返了三次,疲惫的神情看的我们焦心但无力。
“准备好周末请假回躺老家吧”
“嗯”
“让你妈妈联系姥姥她们提前看看寿衣什么的吧”
“…好”
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吗。
我看到奶奶了。脸颊两侧被氧气管划破,结出可怖的黑红痂。牙齿缝隙也塞满了黑色不明物体。眼泪几乎瞬间夺眶而出,明明提前被爸爸嘱咐过不能当奶奶面掉眼泪的。
拉着奶奶的手明明有无数话想倾诉,临到开口却只憋出:“奶奶,涵涵来看您了。”
当天夜里一点,世界上三个人失去了妈妈,四个人失去了奶奶。
其实不遗憾了,临终之际最亲近的人都陪在奶奶身边,都为奶奶的解脱而高兴。
但真的能释怀吗,奶奶没撑到我成年,更没看到我上大学。
到如今都有一种不真实感,那个要强又能干的奶奶怎么就走了呢。
“我在很远的地方,过的一切如常”
只是没人再叫我“小铄”了
真好,夏天终于不用吃菜刀味的西瓜了。
1、做以往创写小伙伴回忆录文本分析时咱们引入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说法。
首先请评估一下,你的回忆录提出了什么对自己有价值、有分量的问题吗?(满分3分)
它是什么?奶奶的过世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2、你的终稿拥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吗?思考的时候有想,但呈现出来的不尽完美。
写作过程中,你使用了哪些技巧/写作手法,帮助自己探索和透彻表达你的主题? 请例举出来。
效果怎么样?写作之前看了几篇别人的回忆录。大体是时间顺序。开头用月亮引入,稍微显得不那么突兀。最后的有点庆幸的结尾是很明显的反语,表达作者对奶奶的怀念之情
(满分5分)
3、在这个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你有没有尝试自助解决自己的困惑,效果怎么样?(诚实作答即得到2分)很久前就想给奶奶写点什么的,所以最大的收获就是完成了这个心愿。困惑好像没有,真要说的话就是词不达意万分之一吧,这个可能需要不断提升文学素养和书面表达能力。
0、这份回忆录,你最愿意分享给谁?请用一个词概括写完后的心情。当然是奶奶。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分数是3,5,2
最后一句感觉有些突然,也许因为前面没有形成调侃的文风。
“奶奶的过世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要说是这么个主题,感觉没有被表达和展示充分。尤其后半部分进展快,有些匆匆之感。话没有空间说充分、说透。
全文的展开部分在前面,给我形成的印象是更多在讲奶奶在“我”幼年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如果说这是最想讲的,那么这点成功了。
如果说“对我意味着什么”,那么写作的重心应该回到“我”。是不是?
和奶奶渐行渐远、终于失去奶奶,这对我的生活来说,到底改变了什么呢?
last but of course not least:拥有过会做睡衣的奶奶,也是好大的幸福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