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5分钟眼睛被“无情”的蒙上了,那么最重要的色觉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就停止工作了,现在工作的主要是光感传感器(眼睛闭上了,看不见东西了,但是亮暗是可以感知的)、外部温度传感器、痛觉传感器(不一定是非常疼了,只要是有一点感觉都归痛觉传感器管)、湿度传感器和气味传感器。
最开始,我摸到了一个冰凉的、棱角分明的东西,敲一敲,还有一种又闷又清亮的声音,而它旁边是一个光滑的,温度更低的东西,我大概猜测,这是一个公告牌。接着挪动了几步,伸手,几片正面光滑,背面粗糙的东西在我的手上乱蹭,我清楚这是树叶,但是哪种树呢。杨树?不像,柿子树呢?如果是的话我太矮了根本够不到,也不太可能,是什么也无从知晓。我又蹲下,感觉到这是一颗大球,硬硬的,还搬不动,一定是马路旁灰色或者灰肉色的石墩子。
向右转身,我认识了一棵神奇的小树先生,它身上长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有铁棍,和小时候经常玩的水枪,试了试,手感还是熟悉的手感,只是少了一些份量,或是水亦或是童年。
然后是一段对我来说很漫长的路,这一路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路很平稳,没有一块障碍物。这时,后背的温度传感器瞬间报警,但又瞬间消失了,我能感觉的出来这是太阳在直射我的后背,太阳的方向是西南方向,那么我就是在向东北方向前进。不小心撞到了一辆车,它的后视镜是收起来的。
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停下了,被我摸到的是一个球状的“菜花”,闻了闻,没甚味道,我想揪一小块下来,但它顽强地反抗。走啊走啊,全身的温度传感器都显示温度骤降,地下室的潮湿和水泥味传到嗅觉传感器里,蹲下来,捧着一小筐东西,摇了摇,有轻轻的物体被击打的声音,摸了摸,是不规则的颗粒状,放在鼻子边,可以确定,这就是猫粮或狗粮的咸腥味。我上了一个大台阶,腿差点失去支撑,摸到的这个……应该是一个铁盒子或者空调外机吧。
感受完这几个物件,又是一段走路时光,耳边传来了一个奶奶和孙女的对话,她们的声音就跟我们刻板印象中的一样,虽是陌生人,却有莫名的熟悉感。走着走着,向上摸一摸,摸到小小的树叶,手感不错,但肯定不是柳树,向下摸摸,手上的痛觉传感器报警了——这是一个很扎手的东西,俯下身子,花香飘入大脑中。停下了脚步,手触到熟悉的东西,是一个圆球连接着柱体,分明就是健身器材的把手,我还调整位置坐了上去。最后摸到的是一面有空洞的铁板,上面爬满了花和叶子,随后就恢复光明了。
其实这样的“失明”感觉还是很美妙的,因为日常生活中,视觉几乎把其他感官都给垄断了,这导致我们不能发现这世间一些细节处的美好,而且在失明的世界里,我们需要通过别人指引去找到方向,靠着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就先算了),来构造、想象我们所处的环境,这是很有意义的。
其实做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做着做着就感觉这和我的一场梦一样,而且我做的那个梦也是没有画面只有感觉的那种,这个超自然现象究竟是为什么,我也不能发表准确的看法,我觉得梦是自己的思维,自己想的什么,在现实中会驱使自己去做,而如果梦与事实相同那就是巧合罢了。
然后老师@山精-韧 您没有发布您的文章,我无法完成互评
一忽儿好像旋转木马,身边事物流转起来。高高低低,人声流水与风。我欢乐起来,好像游乐场的灯要点亮了。
摸到一个让人非常踏实的座位。也许是一个老人骑的那种三轮车上的。它面积宽大,甚至可以用肥厚形容。手指肚划过,让人不禁想象中老年人被生活重压得沉实的臀部,能够安安生生放置在上面。它有着某种光滑类似尼龙的的面料,让我觉得是暗红或者棕色的。
老妪们挨个唤一个叫xixi的小孩儿。是熙熙,还是溪溪?不得而知。声音亲昵,明显孩子还未到学龄甚至没入幼儿园,没到会调皮招人烦与人拧巴的阶段。
“xixi”
“xixi”
一个如蛹一样的肉宝宝在我身边无声息地摇摆着跑动着。ta或许不怎么会说话,只听得懂别人唤ta的名字。像猫狗那样。
来了来了 我只写了不到10分钟。小小的。所以没放出来。
透过文字,感受到了你的灵动。“还有一种又闷又清亮的声音“——多好的说法。
“或是水亦或是童年“——哎,还这么老成呢!
“她们的声音就跟我们刻板印象中的一样,虽是陌生人,却有莫名的熟悉感。”有小说的感觉呢👍
相比之下,我觉得叙述的顺序呆板了些。除非你的体验带领你在某些方面获得愈来愈深广的感受,否则延时间顺序没有特别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