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你想去哪里》

1.明芝因丈夫道庆的突然离世受表姐所邀去英国散心,回国收到女孩的信后终于接纳自己的情绪。

2.

文中分别描写了明芝梦到丈夫道庆的情形和志恩梦到弟弟志龙的情形。为什么两个人梦到的情形一个是没有好好地告别,一个是不舍地分别?

明芝的玫瑰糠疹会好吗?

收到这封信后,明芝有没有可能去看望志恩?

3.

“我乘火车从伦敦去爱丁堡。看多了会把眼睛染成蓝色的天空和边际分明的云团,稀稀落落地矗立在草原上的风力发电机,看到这些不由得想起“宁静的海洋性气候”的说法。这个岛国的天空酷似以前在日本动画片里看到的天空,酷似疲于打仗的士兵回忆幸福童年时的风景。也许是这个缘故,我感觉面前的“晴朗”犹如从别人家摘下来的窗帘。眼前美丽的荡漾着的‘现在’仿佛是美好的过去,又像是即将到达的未来,只是无论成为什么,都不属于我。”——爱丁堡宁静治愈的风景反而更加衬托明芝内心隐秘的“倦怠”和莫大的悲哀,以至于让她在这般惬意中毫无归属感,反而让不配德感愈发强烈。

“失去丈夫之前,我不知道自己在家里会发出怎样的声音。有人共同生活、声息混杂的时候意识不到,可是丈夫离开世界之后,我知道自己的脚步声,我用水的声音,关门的声音都很响。” “我像撞上玻璃墙而死的鸟,屡屡与他的不在碰撞,跌落在地。直到这时,我才像傻子一样恍然大悟,‘啊,这个人,现在已经不在了……’‘’——就是这样真实的细枝末节体现出了分别的阵痛。就像在生活中“屡屡碰壁”才会明白,有些东西早已失去。

“那天也是丈夫开始戒烟的日子。”——本来该是一个新阶段开始的日子,他们做好准备成为一对合格的父母,但道庆的生命也永远停在了那天。朴实平淡又令人惋惜。

“爱丁堡的很多石头建筑随着日照角度的变化而呈现出五颜六色。石头从早到晚吸收阳光,再吐出去。无论是镶嵌在教堂外面的石头、支撑酒吧的石头,还是铺在路上的石头都是一样。”——如同明芝置身爱丁堡的宁静中,内心的哀痛却坚如磐石,吸进所有温暖和治愈却留不下来,还是冷冷清清。

“我不是土著,也不是游客,我以透明的地位在夜晚的街头游走。偶尔,印在发票上的信用卡结算明细留下鲜明的足迹,证明我不是真正的幽灵。” “在爱丁堡,我既没有珍惜时间,也没有浪费时间,就像往水沟里倒淘米水一样任其流淌。我使用适度的力量,使得时间以既不让我沉寂也不会把我卷走的流速经过。我没有寻找名胜古迹,没有看报纸,也没有拍照。没有交朋友,没有开电视,也没有运动。”——也许真正的悲伤就是这样,看似正常,实则浑噩。

“那天,长睡几天之后睁开眼睛的凌晨,我在床上模模糊糊地感知着黑暗,这时听到了雨声。我不知道准确时间,周围漆黑,应该已经过了午夜。住所里到处都安装着细长的古风玻璃窗,雨声落在上面,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我一动不动地盯着天花板。丈夫久违地出现在梦里。”——忽然想到“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和“天将暮,人恍惚”,都是这般恍然朦胧的情境,怅然若失,回忆和梦境都在折磨着活着的人。

“玫瑰糠疹就是这样的病,暴露在外面的部位没有异常,别人看来什么事都没有。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也不传染,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好会匹配意象的金爱烂大大。玫瑰糠疹与明芝现在的生活状态完全吻合。

“在爱丁堡的时间不再像淘米水一样流淌,也不是飞快如箭时间如长矛,径直插入我的身体,贯穿而过。我知道某段时间全盘进入了我的身体,也知道我每天都要具体而痛苦地感知这个事实。蜕皮像新芽,继续出现在我的皮肤上。这让我吃惊。听起来就像在“死亡”之上只有“死亡”可以继续绽放。”——离别的痛和蜕皮很像,一点一点在废墟之上重构动力,却会在某个回想起的瞬间再次溃然崩塌,但生活还得继续,只能再次重造,可是心结依旧没解开。“死亡”之上再次绽放“死亡”。

“——那时候末班车时间过了,我们走了一会儿。在美术馆附近的公园,当时我拉了一下你的手,还记得吗?
——有过吗?
——你是真喝醉了,还是装醉?竟然不记得,不,你是在假装。
——不记得吗?
——说这个干什么?
——如果当时我不放开你的手,现在我们会在一起吗?”
——刻画的玄石和明芝的这条线也很好品。友谊之上恋人未满。甚至和道庆,他们三个人感情关系都很好。人生大概就是这样复杂,没有什么确定的结果和如果。追求学业的出国、未明确的心意、没有十指相扣的手,缘分没到,生活也在推着他们走。

“红色斑点早在韩国时就附着于我的身体,跟随我去了英国,现在又坚持跟我回国。它们像伤害农作物的蝗虫,一群群蜂拥而来,忠诚地蚕食我的身体。”——身体上的病症也映射出心病。

“信纸上面排列着粗劣的大字,好像出自刚学写字的孩子之手”——呼应了志恩生病的事实。“我的字写得难看,对不起。去年我突然得了麻痹,右半边身体不会动了。”

“短暂的沉默。这是只有我才懂的寂静。厨师长的啤酒杯里气泡静静上升。这短暂的寂静里,唯一活动的物件就是面带笑容,不停摇晃左脚的招财猫。正在这时,我放在桌子上的手机突然发出嗡嗡声。” & “我给您打过几次电话,您好像很忙,所以我就给您写信了。”——和玄石在交谈过程中的这通电话是志恩打来的,金爱烂大大从来没写过无用的细节。。。

“可是丈夫离开世界之后,我知道自己的脚步声,我用水的声音,关门的声音都很响。” & “最近家里太安静了,我甚至会被自己的脚步声吓到。”——这里的呼应终于有了对比感和离别对于每个失去所爱的人的实质感。诚然,明芝失去了自己的丈夫道庆,但同时,志恩也失去自己唯一的亲人,自己唯一的弟弟。所以两个人对于离别的感受有高度的相似。

“几天前,志龙来到我梦里。
大概是离开家一百天左右的时候。
姐姐,谢谢你把我养大,谢谢你背我。
姐姐,虽然你一个人了,可是不要忘记吃饭,一定要按时吃饭。
姐姐,我该走了。
姐姐,我爱你。

说起来惭愧,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没想到,直到在梦里见到志龙,
我才想起权道庆老师和师母。”
——志恩写下梦中弟弟的告别的时候也一样难过吧?但在信中也同样想到明芝大概也一样难过。也是很善良的孩子。

“我现在仍然很想念志龙。
师母肯定也很思念老师吧?
—想到这里…
我就无话可说。”
& “为了让对方看清楚而练习多次的语句不安定地站在直线上。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到‘我无话可说’的时候,我凄凉地笑了。有一次,我问,‘你怎样看待人类?’Siri就这样回答。”
——和前面Siri对话的情节相扣,人类就是如此复杂的生物,让人工智能无法回答,而人类的复杂交织的情绪也是一样。所以“无话可说”。

“我这样说或许有点儿奇怪。
我写这封信是为了向您道谢的。
志龙那么胆小,最后时刻握住的不是冰冷的水而是权道庆老师的手。想到这里,我心里就会好过一些。
我这么说,是不是太自私了?”
& “追随着信纸上歪歪扭扭的字,我的眼角也不由自主地模糊了。被泪水遮挡变得模糊的语句上面,映出志龙的面孔。救命。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不停地吞着溪水,朝着世界长长地伸出手来。孩子的眼睛在我面前闪烁。自从丈夫去世之后,我一直不愿面对这双眼睛。”
——道德情理与内心私愿的抗争。在两个不同的人身上体现出不同立场的感受。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高度相似的。

“一辈子心怀感激,这是理所当然我会一辈子心怀好奇地活下去。当时权道庆老师抓住志龙的手,会是怎样的心情。想到这里,我就忍不住流泪,
尽管我还是没有弄清楚。

师母,不要因为一个人就忘记吃饭,一定要按时吃饭。
对不起,谢谢您。”
& “送走丈夫以后,我一直在好奇,今天感觉终于与我心中的好奇相遇了,但是不知道那是什么。” “我努力猜测和测量离世丈夫的心。今天面对着眼前的这些话,我不由得想起丈夫发现自己学生时的样子。一个生命用惊讶的双眼注视着另一个生命。那个瞬间,丈夫能做什么呢……也许在那天,那个时刻,在那个地方,不是‘生命’闯入死亡,而是‘生命’闯人‘生命’。这是送走丈夫之后我第一次产生这样的想法。”
——志恩的信也让明芝对于先前的想法有了改观,甚至稍稍释然了一些,产生了“积极”的看法。生命的书写很仓促,但可以留给活着的人细细注释、慢慢解读。

“那个孩子,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她会好好吃饭吗?她是多么不按时吃饭,弟弟才会出现在梦中恳求。我试图忍住,然而豆粒大的泪珠还是‘啪嗒啪嗒’落上了信纸,落上了被表皮遮挡、脱落,再长出来的斑点,在看不出消失迹象的污迹上面弥漫开去。我想你。”——从信到明芝的内心描写,都很催泪。泪落在信上的情形和玫瑰糠疹的症状呼应,这次终于让“生命”在“死亡”上绽放了吗?明芝终于能把情绪彻底宣泄,成“我想你”三个字。

avataravatar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