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大作品 终稿 《沉寂、腐朽与无可奈何的满意》

梦的大作品 终稿 《沉寂、腐朽与无可奈何的满意》

午夜,于明从客房中醒来,空气中已经弥漫着烟味。“早就知道这地方不对……”于明昏昏沉沉地从床上坐起来。昨天,于明被领导莫名其妙地以“去那里,听他们指示”这样语焉不详的指令派到这里参加这个奇怪的会议。在会议室里(在他看来)毫无意义地在忙碌一天已经使他疲惫而厌倦。“昨天的会议……我怎么想不起来内容是什么了”于明下床,想要去桌上翻找昨天的会议记录,手指触碰到桌面时,他才被温热的桌面完全惊醒——着火了。

于明迅速穿好衣服——退伍军人的训练倒是派上了用处。他冲到楼道里,楼道里却空无一人。他大喊一声——着火了,大家醒醒!却只有淡淡的回声回应他。他便每一个门去拍——他在2002房间,前面是2003,印象里,这里是一位散客的房间。他使劲拍了拍门,却没人回应。2004房间也如此。

整个楼道像一个蒸笼,温度很高、烟雾弥漫,却没有火光。于明发现2005房间也没人后,心中有些慌乱。他决定回自己的房间打电话求助,可回头时,前面的房间是2006,而不是2004。于明更加急躁,跑回自己房间的位置,那里却变成了2008,原来有扇小窗的墙壁也变成了深邃的楼道。

于明震惊之余,暗自骂道:什么鬼地方,怎么把我派到这里来了,等我出去一定要找他问个清楚……但当务之急是——这是什么地方呢?于明只好继续向走廊深处走去。走廊两侧,门牌号仍在不断递增。渐渐的,于明发现这里其实没有灯,却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昏暗的照明,不知道光源在哪。两侧的墙壁是老式的蓝底黄花纹——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花纹被弄脏了吧。枯燥的环境在烟雾弥漫下更显压抑

这里有岔路口,于明赌了一边——房号从2024递增到2025,去到另一边,房号是2026。岔路口好像并不能改变递增的房号。

走了很久,于明有些无奈,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那便靠在墙上思考吧。伸手扶墙时,他却发现墙是不存在的。于明又有了希望,穿过墙去,却发现对面也是过道。于明想试试穿门,而房门却总是存在的,穿不过去,却两面都有门牌号,穿墙两边看时,门牌号仍在递增。这一面是2040,另一面是2041,回到这一面时,2040变成了2042。新的希望破灭了。不过,穿墙的感觉倒是有点好玩,他又穿了几次墙,渐渐地,周围好像不再是醒来发觉着火时的那种闷热了。

于明没有放弃走出去的希望,继续穿梭起来,这次倒是冷静了许多,像是孤注一掷后的释然。他穿行着:2089,2090,2091……他口袋里的车钥匙掉了出来,他回头去捡,钥匙还在那,而旁边的门牌号是2090而非2092。递增停止了!于明感到柳暗花明般的欣喜,回头发现一路的门牌号都不再变化。2089,2088……于明又有了希望,并握紧车钥匙——“嗬,老伙计又帮了我啊。”再前进时,于明更加乐观——2000多个门,很快就能走到头吧!不知为什么,这次走的比来时快很多——也许只是门变密集了吧。

走廊依然是无穷无尽的,空气却清爽了许多,1000门是一处单向楼梯间,于明下楼,楼下的通道明亮了许多,天花板上嵌入了不少灯泡。他继续前进,耳朵里久违地听见了声音——是远处楼道里的风声。于明这才想起,自己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计算门牌号了,似乎很快地走到了0025。继续前进,他看到走廊似乎有了尽头,0024、0023、0022……0000房间,他很熟悉,是昨天的会议室,推门走入,会议室里灯火通明。空无一人,但赫然挂着一张横幅:认知边界突破计划:第零号会议室特别场,于明猛的想起昨天的会议名称,不是这样的——他揭开顶层的横幅,横幅像陈旧的墙皮一样脱落。下面还有一张横幅,上书昨天的会议主题:老城区市容改造委员会例行第2002次会议。

总结:1:最享受的部分是将脑海里的碎片化故事不断扩展的过程 最困难的是其中的情节用合理的逻辑串联直至结局

2:如果重来 我会尝试优化中间过程的叙述(显得有些冗长),绝对不会改变的是故事里面的“房间号”与“环境”的逻辑

3:抓住事件中的关键情节叙述 不要在核心情节的衔接中浪费太多笔墨 在故事推进中有更多创新性表述

2人评论了“梦的大作品 终稿 《沉寂、腐朽与无可奈何的满意》”

    1. 题目秀了一把。
      故事的设定——用于明荒诞的梦境似的经历隐喻官僚体制下冗长无效的连环会议,是很好的点子,实施得也不错。糅合了荒诞画风和社会批判性。
      故事始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于明发现了这种梦境与现实的对应逻辑,然后呢?薤露蒿里没有接下去写他的选择。
      到发现就结尾,是不可以的。如果你研究类似的作品,会发现主人公被要求亮出一个姿态、给出一种行动上的抉择。否则他就成阿Q了。可故事里于明在主动积极地想办法、找出路,他不是麻木无知任人欺诈的阿Q。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