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阐释:未来一年创作热情与渴望↑↑↑,但可行性↓↓↓)
First of all:
截停的数字
在微凉的清晨中
在极浅的梦境里
我看到一个冰蓝色的
数字5
写在一血红色的
自行车踏板上
无人阻拦它
向朝阳
落日湮沦之处
火车声隆隆
穿过俄罗斯漫长的国境线
The Stopped Numeral
In the Chill of Dawn
In the shallowest of dreams
I saw an ice-blue numeral 5
painted on a blood-red
bicycle pedal
Unhindered
it rolled
toward where the sun drowns in dusk
The thunder of trains rumbled on
cutting through Russia’s endless border
①不可丢弃: “向朝阳,落日湮沦之处”和“Unhindered”。
②无需修改。
自述:“今夜,我的嗓音是一列被截停的火车,你的名字是俄罗斯漫长的国境线”为灵感来源。但我对此句甚是不了解,只是觉得朗朗上口,后续自我创作完全是自我的想法。这首诗给我的感觉就是小时候晕车,透过布满水滴的模糊车窗远望,只能看见无数红、黄、白色的光点。另,我特别喜欢在下雪天走到一处无人之境,这首诗寄托了我这重向往。真希望能不被任何人找到。不被命运找到。
幽灵站台
喧嚣中徒留面孔幽灵
一切仿若雾里看花
寒枝拣尽 泪眼朦胧
①不可丢弃:“雾里看花”。
②无需修改。
自述:歌曲《Cried》为灵感来源(里面有歌词挺逆天的,接受不了就马上退出)。这首诗是我对很多迷惘时刻的概述。
What’s more:
Q:你写诗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A:感觉自己是漠地吟游者,自己的歌声在无人之境悠悠飘扬,里面有悲鸣和希望。
Q:这学期,你有过几次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体验? 最难忘的那次发生了什么?
A:实话实说几乎只有每次上课时。最难忘是唯一一次写“石子是酸涩苦楚的海水/是不可分割的河流/石子是变成花朵的泪水/是变成蛇的鳞甲/是早就荒废了的教堂最后的信徒/是这些伤春悲秋之人的终点所要纪念的那个/失去的/最后的王座”这一段时,不在课上。虽然揉了很多其他诗人创造的句子,但我就是觉得我赋予的每一个字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我敢保证我暗指的人物与原作者永不重合,这就是我字斟句酌修改的意义。
Q:写诗这件事,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我的回答同第一个问题。或者换句话说,这可能使我感受到,自己的文字也能有秀丽清发的一面。
Q:写诗的你和不写诗的你,有什么区别?
A:写诗的我是更理性而温和,不写诗的我是更感性而冷漠。
Last but not least:
对我来说,诗歌可以是任何存在,但绝不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强制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产出的任何恶心东西。
第一首从看到我就觉得跟战争有关。冰蓝色的5,像血花溅起的俄罗斯蓝眼睛。(我曾在莫斯科开往圣彼得堡的列车上和这种外貌的波罗的海列车员擦肩而过。冰蓝色,乍看很冷漠。浅黄色头发)我觉得这首诗在写分别,写一个命运中戏剧性的时刻。可是我也猜不透,背后是怎样的故事。
这学期惊喜的事之一就是旁观莞尔写诗。一路跟下来,感觉莞尔是那个写非虚构的莞尔,但更温柔。”①不可丢弃: “向朝阳,落日湮沦之处”和“Unhindered”。“这样的地方就是”依然是那个莞尔“——理性。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