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笔记:
打开盖子,透明与纯洁中透出淡淡的浅绿色,不似森林里成荫树木的苍翠,而是与青柠片泡到水里的颜色相差无几,给人一种能让夏天的燥热全都消散的清凉感,也许这世界上只有夜晚最狡黠的月光才能与它比较谁更澄澈。气泡咕噜咕噜地从底部冒出来,浮到表面迅速炸裂开来,发出砰砰的声音,贴近耳朵听,像瀑布撞击绿潭发出清脆的响声,如果用手触摸,能够感受到每一滴水打在手上的碰撞感。
望梅止渴,但我看了它,原本干燥的嗓子更像有刀扎一般,每一次呼吸风都在与嗓子产生摩擦。好想双手捧起潭水品尝…
向杯子里闻去,香甜的气味扑面而来(应该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蒸发出来的气体穿过鼻腔滋润嗓子,止不住的想起几年前的盛夏,与小时候玩得很好的朋友见面,看到了她灿烂地冲着我笑,清风刮过,空气中的灰尘都被吹散,只剩舒服与美好。
握起杯子,里面液体的温度透过厚厚的杯壁透到手上,感觉心被扎了一下,在本就凉爽的空调屋一瞬间使浑身都冰冷了起来。想去直接触摸它,真切的感受它到底有多么清凉飘逸,犹豫了一会儿,想想还是算了,我肮脏的手一定会让它变得浑浊,它就不再会透彻了。轻轻摇晃杯子,每一股水流都相互碰撞,“duangduang”的响。
端起杯子品尝,液体碰触嘴唇,像是塞了一块冰进嘴里。舌尖体会,才知道它的甜味并没有多么沁人心脾,但却无时不在刺激着味蕾,那感觉像是一道道甜蜜的河流缓慢地冲向舌根,并不激烈但很持久。
形容词:清澈 微微甜 清凉
人物故事:
三水在街角开了一家小小的冰粉铺。她的冰粉总是透亮得像冰块,撒上花生碎和葡萄干,再浇一勺红糖水。学生们放学后总爱来她这里,说三水姐姐的冰粉吃了会让人开心。
一个夏天的傍晚,一个满身是汗的快递员停在摊前。小雨递给他一碗冰粉,多加了些碎冰。他吃完后松了口气,笑着说:“这是今天最舒服的时刻。”
三水只是擦擦桌子,轻声说:“明天再来。”
风扇吹起她额前的碎发,她顺手把另一碗试吃的冰粉递给路过的小孩子。
夕阳西下时她收摊清洗器具,发现碗箱底下压着一张字条:“谢谢你的冰粉,明天我还来。”字迹被水汽晕开,但笔画很认真。
她将字条折好收进铁盒里,里面已经存了十几张类似的纸条。夏风穿过巷子,吹干了石板路上的水渍。
她一直都觉得,让人凉快下来,是件简单又美好的事。
“不似森林里成荫树木的苍翠,而是与青柠片泡到水里的颜色相差无几,给人一种能让夏天的燥热全都消散的清凉感,也许这世界上只有夜晚最狡黠的月光才能与它比较谁更澄澈” 它遇到了你,而你懂它。这真好。
那渴望清凉的、欢喜清凉的,是你的心。
也许因为如此,你塑造出了三水姑娘的形象(啊啊怎么有时又叫“小雨”了?恍惚间三水就是作者本人~)
三水姑娘的冰粉被写得很诱人。
“三水只是擦擦桌子,轻声说:“明天再来。” 她不善言辞的温柔性格也从动作和对快递员的回应中展示了出来。只是作为故事,这个形象终归理想了些。买冰粉不仅不稳定,而且有季节性(吧)。这年轻姑娘若不是把买冰粉当成长久的工作,她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什么样的过往让她对世界这么温柔呢?
啊啊啊本来设定的人物故事主人公叫“小雨”,但是感觉和我同名不太好,于是改为了“三水”,但是有一个没看到就没改,所以造成了一会叫“三水”一会叫“小雨”的错误。。。
重读一遍感觉人物设定和食物本身特点还是挺符合的,感觉她像是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所以很纯洁温柔的,可能是作者滤镜(喵)。人物故事确实太过于理想化了,感觉去除了社会本身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修改的话要加一些故事情节的波折,读起来会更有意思些(也许);还要更贴近社会现实,不然就是理想世界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