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文章

草莓口香糖观察笔记

这是一个粉色的类似长方体的物,却比长方体纤细一点。表面上没有什么六面八棱,取而代之的是连贯的曲面。似附着一层薄壁,远看着它,还有些坚硬。近观,那薄壁偶破碎在某处,形成一个浅坑,里面却又是一层粉色薄壁。表面是凹凸的,也许拿起来,它不会轻易从手中滑下去。

当真的拿起它来时,周遭的香气也随之靠近。那不是一种自然的香气,有些草莓味道,却并不安分,仿佛只一靠近,便迫不及待直冲鼻腔和大脑去了。这个物在手中的质感也很有特点。大约是软的,好像轻一捏便能形变它;然则加劲捏时,却并不十分容易。它是粗糙的,但不如岩壁那般——它似会残留一些粉,使得它滑了些。放下它来时,手上还会停下一部分香气。思索一会,又拿它起,用两只手分别从两边把它摆裂。几层粉色的薄壁像玻璃一般碎裂,内部的白色的芯却和了那句“藕断丝连”。只有把它的两半拉得足够开,才能彻底分开它们。白芯的香气较粉壁更浓。若再把那两半严丝合缝地合上,白芯的粘性又让它回归一个整体,但最外层的壁的裂痕终是消除不了了。

放入口中,咀嚼的前两下,它是脆的,不像饼干,反而更像苹果。但渐渐,它变得软而黏了。并不会粘黏上牙齿和舌头,却不知为何地,它会告诉你它是黏的。多少次咀嚼后,香气融入口水中,被咽下去;留在口中的,已然无味了;口腔周围的肌肉,也会发疲。但就是下不得决心将它吐出。在有事时,口腔会不自觉咀嚼;无事时,有意识咀嚼它,又是一项打发时间的方法。终于,出于某种原因,吐它出来,用随意的一张纸甚至一张巧克力包装,裹住它,扔到垃圾桶,便再不看它一眼。


(食物遗照)

 

唐古始终觉得,文人当有傲骨,宠辱不惊。

从十三岁中了秀才开始,他认为自己一直算个文人。在家中挂出“为往圣继绝学”的大字,逢人便说几次乡试不中俱是命运留给他的挫折罢了。

他喜欢文天祥,喜欢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他也想做个英雄。他还喜欢苏东坡,喜欢那句“又得浮生一日凉”,他也想做个闲人。

却不知怎地,岁岁年年中,他的日子随读书和考试溜去了。

他讨厌范进。

今年乡试回来,果然,他又没中。不知从谁处听来,科举考试的那八股文只会禁锢人们的思想。他不屑于科举了。别人问起他来时,他便说,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不该被世俗所囿。

而三年后,考场举子芸芸,其中亦有唐古的身影。

——人物小故事

avataravataravatar

1人评论了“新建文章”

  1. 拍出了遗照感(bur

    ”用随意的一张纸甚至一张巧克力包装,裹住它,扔到垃圾桶,便再不看它一眼。“欸欸欸 不管如玻璃般碎裂也好,藕断丝连也好,最终总免不了这样的下场。

    唐古其人的确黏黏糊糊。好歹也算金玉其表,内里却恰恰无骨(更不要说有傲骨)。想看到十六夜草肃怎么理解”裂痕“……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