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回到教室还不到五分钟,可我现在已经在用“朦朦胧胧”这个词了。天是朦胧的,感受是朦胧的,回忆也是朦胧的。
蒙上眼睛之前,我最后看了眼世界;两侧都有围栏,唯有中间一途。本以为耍了这点小聪明就能让前路变得坚定,哪想到一旦失去了视觉,再平的路也变得艰险了。说是艰险,倒不如说是不定,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迈入深渊,只能手脚并用,探索着前方。
探索的过程倒是坚实的。水泥砖砌成的墙是厚实的,瓷一般的座椅是冰冷的,还有其他云云——总之,一切都在想象中有了形状。不论想象是真是假,似梦似幻,它都是我的想象,是我主观上认为它的形状,虽不科学,然而却是美的,某种层面上的真实的。
走出了那条道路,便只能靠着围墙走了。围墙并不高,大概也就到膝盖为止,作为领航标十分方便。走在边上,总有有形的微风不断拂过我脸颊,那是夏秋交际时的树叶,虽不如春之生机,夏之热烈,然而却有秋天特有的不屈,面对的必将到来的命运,它用感受在像我们呼喊,呼喊它的坚强,呼喊它无尽的意志。
忽然想起老师说“之前还没有人受伤过”然后我就倒了,令人感叹。不过没有受伤就是了。
话虽这么说,由此我才有机会去与土地接触。才下雨过的街道上总会有泥土味,今天一闻,更加深了我的影响。草味,铁味,各种味道交织在一起,总之是新鲜的味道,生机的味道,令人不感觉处在初秋,反倒像阳春三月了。
爬起来,继续向前走,面前是一棵合抱之木。粗糙的树皮就在这里,和以前摸过的比,稍有些软,也少了那股烟熏感。这棵树到底有多大呢?大到我在它面前转了一圈,才摸出它的大小。我甚至还尝了一口树皮,没有味道,嚼起来纤维感很重,像没用糖腌过的椰枣,是纯粹的自然,但也不甚好吃。
过了树之后,又一个庞然大物挡在我面前。它摸起来和座椅一样冰凉,却悬停在空中;再往左走,又换了种材质;自然而然的向它靠去,身体就自然而然的靠在上面,躺在上面,像床一样。我觉得在这里结束最为美妙,就摘下眼罩,才发现这原来是个滑梯。小时候的我能在这里玩一天,感觉它好像神话故事中的城堡,我则是征服它的勇士。
今天我有没有找回那种感觉呢?
另:老师今天是不是又忘了给精修1取名了?
仿佛你就坐在我旁边念叨。是的那天没顾上起名字。谢谢提醒~
”不论想象是真是假,似梦似幻,它都是我的想象,是我主观上认为它的形状,虽不科学,然而却是美的,某种层面上的真实的。“——赞同。”美“也许是因为想象者赋予了它意义。或者说,这美来自于想象者自身的精神世界。
”自然而然的向它靠去,身体就自然而然的靠在上面,躺在上面,像床一样。“ 喜欢这里。
”今天一闻,更加深了我的影响“”虽不如春之生机,夏之热烈,“不用解释,不用感叹,就写感官观察本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