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下来的灵感太意识流了,整理时不可避免地删减了很多部分…会努力在成文中写出来的(擦汗


1、打量它。三言两语勾勒它外形的特点:

简洁的切割,巧构的系统。

超越真实的真实,独立于世界的自洽景观。

对了,像看电影一样,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二楼来来往往的行人。

伸手触摸它。你摸到了什么?

温凉的金属。简洁坚硬的直线构造。窗框和窗玻璃的结合处,工业黑色黏合胶,缝隙毫不粘稠反而简单牢固。想起双曲线的一部分,有弧度的三角形。令人着迷的几何切割。

贴近一点,细嗅它有没有散发出什么气味?

没有味道。大概能闻到西楼二楼空气的味道。

竖起耳朵去听,它有呼吸吗?它的身体里和它身旁有什么样的声响?

来自楼下的咖啡机,固体传声,犹如轨道传来火车嗡鸣一般。

当你敲击、拍打、拉扯、跺脚……——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用手敲了一下窗框。贴近听,传来空远的,清脆的,小小的回声。叮叮叮。你被穿过,但你不在乎,你不注意,你无所谓。你巧妙地控制着你的注意力。一切若不影响你的独立存在,你就不给予注意。

(但有路过的同学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哈哈哈)

 

2、整体来看,它让你想到其他什么事物?

抽象画,灰尘,旧屋子里一个能通往四维空间的角落,逻辑学符号,三叶虫,化石。

 

3、你觉得它身体里蕴含着什么能量吗?

高度自洽,逻辑化,系统化的能量;

蓄意与偶然之美的结合;

高度独立的主体性和被透过视物的客体性的结合;

二楼的昏暗人影带来的叙事的能量。

 

4、起身退后打量,它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完完整整的景观,本自具足的美丽。经设计的构造,不经设计的景观的涌现。设计师设计咖啡馆的格子窗,玻璃门和窗上横栏的时候,设计二楼活动室的时候,摆放桌椅的时候,大概都没想到这里会那么美。我凝视它的时候,它给我一种“蓄意中的偶然”的感觉。如果宇宙大爆炸是蓄意的结果,你是涌现的生命。

看上去,它和周围事物可能有怎么的关系?它们看上去和谐吗?

存在感不是很强,没什么人会留意。玻璃窗是透明的边界。加上黑色窗框之类,犹如跃迁到另一个远离人类的维度,却如其所是地镶嵌在地球表面。和谐的悬浮,和谐的悬停,和谐的轻盈。

 

5、看上去,它来这里多久了?它还会呆多久?

我觉得它会永远在这里,独立地存在下去,因为时间不是重要的事情。

 

6、回到它这里。

回味和它在一起的时候,

它身上有什么能让你忘了自己?

我既是看画的人,又是透过你看电影的人,但我是欣赏者。你运作着,悬停着,没有望向我,美作为被欣赏的客体并不在乎人类。我站在楼下看风景,楼和风景并没有看我。

然后是我的消失,或者皈依。自洽美丽的抽象世界的能量接管了一部分我认知中的系统和规则,走在楼梯上我觉得现实、作业、考试,并非尽全力统摄着我的世界。

 

7、细想,它默默无言中最独特的地方,到底是怎样的?请用2~3个词形容

  • 永恒自洽的系统。
  • 轻盈运转的画。
  • 毫不在乎的,孑然存在的美。

 

8、由此展开想象,这其中可能蕴含着什么样的魔力?它可能在什么样的场合起什么样的作用?

作为抽象系统,与观察者产生美的共振的魔力。足以令任何一个观察者精神熵减的魔力。

针对疲惫的、社会化的人的精神恢复;针对世界本质的研究;关于美、逻辑和自由如何在一个试图阐释和消费一切的世界里独立存在的故事。

 


 

1、请根据校园观察笔记,为观察对象设计一则魔法

写出魔法是什么:

一扇结构精妙的窗户。作为一个“镶嵌在现实中的”自洽独立的平行宇宙,吸引观察者:过分疲惫但向往美的心智,以及深爱系统和逻辑的疯子。

如何生效:

观察者会短暂地将思维和这个抽象系统的秩序同频,体验到纯粹的形式之美,抽象而宁静的慰藉,只在于本身精巧结构的存在价值。一个精神熵减站,灵感激发器,轻盈精妙存在的范本。时间的流速会被扭曲,因为观察者的认知进入了另一个维度的时间。结束后,观察者的心中会长久停驻着这种美的力量。

限制条件:

只有观察的人才能触发这个魔法。如果你不向它倾注你的心智,系统不会以它的秩序回应你。

失灵条件:

  • 窗户的结构被人为破坏时。
  • 极端嘈杂时。
  • 观察者带有蔑视和怀疑的心情时。
  • 在亲自观赏前,就被提前告知了窗户的美丽之处时。

注意事项:

系统本身是毫不在乎的,但观察系统的人类需要承受宇宙跃迁的撕裂感。建议从事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的现实任务(如开车)前,不要触发魔法。

是否需要辅助的咒语、动作、及其他:

需要停下来,静坐,专注地观察。

2、如果创作一个魔法故事,里面会出现谁(作为主人公)? 

想探讨现实&乌托邦的矛盾;求知欲/解构欲&纯粹的、不求甚解的凝视体验的矛盾;欣赏者&被欣赏者/主体&客体之间的矛盾。所以大概会写一个群像,分别对应这三个问题,三个交汇于同一扇窗前却走向不同命运的人。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