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写作——奶油蓝莓饼干

观察食物(奶油蓝莓饼干)

看:

圆上带有旋转对称的花纹,中间,啊不,似乎哪个都不是正中间,是凹进去的大约是蓝莓汁凝固而成的(或许是为了省钱也或许是这样好黏住吧),有一块饼干,它的北面对着我。细看,充满褶皱和坑洼。这大约是气泡的锅。就像小孩子在泥沼中蹦跳后留下的痕迹,然后泥干成了土,留下了那些痕迹。不过它太容易破碎了。或许不能用破碎来形容,只是适当的时机下的坠落。离开一些,它还是它。点直接组成了体大约更意味着坍塌的随意吧。

一盒,遮遮掩掩大概看不到一个完整的它。可是那些碎渣,放眼望去,全都是。

气味:

香气四溢!扑鼻而来!大约先是奶油的发酵,后是面粉的沉淀,逐渐细微间也有些蓝莓的味道,不过没有看起来那么明显。拿起掰开的它,凑近了闻,大约会有一些细小的颗粒被吸进鼻腔然后我们称他们侵入了我们的身体,免疫系统会让他们离去,那个时候就不那么甜了。

饼干的气息像什么呢?大概是童话故事中的奶油城堡,巧克力宫殿,棒棒糖的花园。

外面是透明塑料的盒子,大概不会影响饼干看起来的样子。但是塑料可以隔绝气味。没那么香了。

触觉:

看起来,干巴巴的。手拿起来也是干干的。但一段时间过后,就出现了油。像是手指上蒙了一层保鲜膜,比保鲜膜更薄而且没皱。它又不像泥土了,像沙砾,捏开就回不去了,而且很轻易的一点使力边缘就会碎裂。蓝莓比看上去软且有弹性,就像山顶上的秃顶,向日葵的的花心。蓝莓也是有粘性的,如果两个饼干的蓝莓恰巧碰在了一起,它们会粘连然后一起被举起。某一瞬又不经意的掉落分离。

味觉:

一大口的咀嚼,奶油的味道流进了食管然后口有余香。小口的咀嚼,嘴里有沙沙作响。表面的坚不可摧大约在某一瞬就会崩塌。嚼完后,它更实了,黏在了牙缝里。加了水,他更柔软了也更坚硬了。似乎蓝莓更有韧性,除非刻意的嚼碎它,他总会是藕断丝连的被咽下。唾液的浸润后它的声音变了,变得像水和面的中和后的混乱。分分合合,隐隐约约。最后还会有几点倔强的碎渣在口中留下了,可是过了许久,中还是会坠落。

 

 

我想,我再次看到的他是三十年后的他。

他的曾经无法想象。因为他的外表是那么光鲜靓丽。他有精致的面容,甚至可以形容是吹弹可破。他的穿着也不那么夸张,整洁的米黄色西装,棱角分明外加一点点黑色横纹的装饰,和谐且端庄。不用靠近太多,他身上属于成熟男性的香味就能被旁人察觉,而后欣赏,沉醉。

可是,他和他周围的他们都好像。他们都是西装革履,身姿挺拔的站在那里。放眼望去,他不是他,只是他们中的一个罢了。

然而这是我第二次,或者更多次遇见他。恰巧,我也见过他的过去。小时候的他是最被人喜欢的那个,一切的一切都那么优秀,就像今天的他看起来都那样。他聪明,学习好,不那么听话但老师就是信任他,他喜欢打游戏所以总有很多好朋友相伴,他还喜欢踢球喜欢唱歌甚至不认识的旁人都会选择喜欢他。他太好了,所以十年后走上社会的他被迫接受了最残酷的打压。那是给别人端茶倒水的生活,是四处碰壁无法喘息的生活。折磨,消沉,他被摧残被蹂躏。最后,拥抱着仅剩的勇气和心底的力量,他终于又站起来了,那是又一个十年了。可,钟表在走,他又怎能真的回去。这次站起来的他要说成长,不过是学会了忍让和伪装。

所以,走进看,他的西装革履下是时间的痕迹,破碎又重组的面镜。他有伤疤,有皱纹,他不那么爱说话了,眼神也把些许阳光换成了坚毅。他再也回不到最初的那个最完美的他了。

但他曾用尽一身力气挣脱。所以不得不说,他至少再次成为了他!靠近些,完美的外表支离破碎,但他不止是他们中的一个了。

7人评论了“第二次写作——奶油蓝莓饼干”

  1. 观察部分语言生动,细致,类似“或许不能用破碎来形容,只是适当的时机下的坠落”这样的地方都能让我感受到电子独有的观察。人物好迷,虽然我不太能理解他的那一点跟童话中的奶油城堡、碎渣、藕断丝连呼应。这个人物小片段里包含三个时空对吗?那么再见面,他至少近50岁了是不是?想直接看到经历沧桑的他的样子和做派。作者捕捉了‘他不那么爱说话了,眼神也把些许阳光换成了坚毅“,我想看到更多。

  2. 同!喜欢这样的描写。“或许不能用破碎来形容,只是适当的时机下的坠落。”
    触觉和味觉描写的好细致、真实。边读作者的文段,边回忆,和吃饼干的体验一摸一样!
    其实很好奇作者怎么想创造出这个人物?
    读了最后的“他”,我想象着——眼神从明亮、尖锐,变得温和、平静。

    1. 关于那个人物,我的心路历程其实挺简单的。他就像是其中一块饼干,没有仔细了解的时候他和别的他就很像。很一致也很接近完美。但是不论你是将那块饼干拿起来触碰还是品尝或者凑近了看,注意到最多的就是那些碎渣的浮沉。表面上看起来都一样的人也就因为碎渣的各异(大概是因为饼干的生产加工其实对于任何一部分的原材料来说都是一种磨损,但又必须舍弃尖锐才能成长)或者说曾经沧桑的不同成了更独特的人。如果说怎么想到这个人的话~可能就是因为,我能想到的在这个社会中能和“表面十分优秀又有些相似”,“经历了很多磨难”,“平淡中成为了最真实的自己”这些关键词联系起来的人多数是他这样的吧!所以就这么写下去了~

      1. 看了回复,感觉文章更有意思了,突然发现了更多的点——“但是不论你是将那块饼干拿起来触碰还是品尝或者凑近了看,注意到最多的就是那些碎渣的浮沉。”都是我不曾细想过的,读了就感觉,生活中还有这么多有趣的观察,这也是一种生活的情趣吧,或许。

  3. 我觉得前面的描写写的很细致也很真实,会有很强的画面感。而且后面的那个小故事,我其实真的没有想到一块儿饼干可以是这样的性格和人设。但我觉得挺好的,他努力从一样的他们之间挣脱,即使他的与众不同微乎其微,但也被你察觉了。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