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醒醒!

“今天咖啡厅的果汁好甜啊!也不腻得糊嗓子”我小心翼翼的把杯子捧在手心举过头顶,让夕阳的余温穿透过晶莹的液体
“嗯…奇怪……虽然不甜但是怎么……这么”
“喂!你怎———”
“砰”

…今天运气真好,赶上这亮蓝色的天,嫩绿的叶,红的黄的,纷呈的……
“哎!……啧”
少女踉跄着起身,揉着被磕痛的膝盖
“我的腿怎么迈不过马路牙子了?”

她好奇地探头,就像一只猫儿用胡须丈量窄窄的通道
“居然还有生物可以在石头上凿一个窝出来?!”
“?你看不到吗”
我疑惑地向着她摆了摆手
……
……
“说什么呢,这里面是住着生物的呀”
“你看你看,它还把门虚掩着,还设了门槛,应该是真的不想别人打扰了……”
啊!那我们是不是打扰它了

好像,走错路了?
“你来过这里吗?”
“这里,是我们来路的终点吗?”
过去吗?
她回头望着我

“我问你我问你!”她兴冲冲地拉上我的袖口,一把拽过我
“你看这个像什么!”
松果?蜂窝?灯笼?
…
“不是啊”
她奇怪的望着我
你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呢
Post Views: 52
三个形容词,形容主人公性格特质:
“天马行空”,懵懂,矛盾
两个形容词,描述主人公从故事开端到结尾的变化
一无所知,大梦初醒
一个动词:
做白日梦
还是不是很懂……去(梦游)一趟对于主人公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确实不意味着什么吧。我一开始想把这个主题定性为成长,或者说美梦与残酷的现实的对比,但后来并没有写出来(半刻意吧没有往这方面写)。我想可能梦游一场对主人公来说只是一次与固定不变现实的脱轨,就像之前看到一个比喻“生了病从学校请假回家,路上坐在公交车上时突然感觉自己就像脱离了剧本的npc,看到了这个世界全新的时空一样”。“我”在这次梦游中以脱离平时的视角和情感去重新探索这个并不陌生的空间的一次经历,就当他是去了一趟桃花源吧。
1、在你的创作中,你最满意的部分在哪里?请说说理由
我最满意的是这次故事的字数很少。因为我之前在写作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碎碎念,就导致篇幅很冗杂,因此正好乘着这次“故事卡牌”形式的机会我尝试了用几句话去说明一个情节(这也是我修改稿没有把故事展开的原因)。感觉概括提炼一个情节里最独特最吸引人的这样一个能力提升了!
2、你认为这次创作中,最酷的部分在哪里?请说说理由
最酷的部分是图片和文字的交相呼应吧。不知道读者们有没有看出来,其实有几张的图片和文字描述并不相符。它们不算是相反的关系,但是文字不只是对图片客观的叙述,更多是加上了很多想象以及情感色彩,例如第三张卡牌中,黑洞洞的洞口,可“她”却看见的是一个生物的居处。就如我在初稿下面说的,有种像电影《深海》中那鲜艳地不真实的水墨粒子——毕竟这本身也是一场“梦”嘛。
3、经此一役,你对“故事”(叙事)的理解,与之前有什么不同?你可以举例作为解释
其实本来想说的是关于叙事篇幅的理解(在第一条已经说完了),但后来山精还有一个匿名评论的小读者对于我的文章的反应反而让我理解了更多。山精说看不太懂,小读者说对于“你”的留白让她遐想很多。这其实让我真正感觉到了就是,在简短的文字下不同的个体的感受真的很不一样,很惊喜!而且这个故事也是因为读者而丰富了很多。顺便回答一下小读者的想法:墨染理解的“你”就是“我”,或者说一个是梦里的“我”,一个是现实
点赞数:1
其他评论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