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想要瓶子,
于是他吟唱,
他的世界从此变成了古老的。
今天是胡辣汤和炒鸡蛋的香气。
殷流阳闭上眼睛,挽着还没完全卸下的书包,虚虚倚在房门上。
屋里没开灯,太阳已经落到楼房之下了,邻居家热闹的声音一清二楚。
想吃豆腐汤。
妈妈做的。
他一点点滑下去,坐在地板上。门口的地板比室内多了一些灰,糙糙的,殷流阳想起刚搬来这里那会儿,到处还散落着爷爷的生活气息。
现在呢,有些单调了。到处都是黑色。
殷流阳闭着眼睛,听邻居家挪动椅子的声音,餐盘和桌子碰撞的声音,放筷子的声音。他们家四岁的小孩踩着矮凳洗手,妈妈因为催了半天人还没齐有些生气,爸爸嚷嚷着工作没做完催什么催,奶奶慢慢悠悠还在扫地。
听啊听,脑海里不可避免地跳出来爸爸妈妈的样子。爸爸很温柔,和妈妈很恩爱,吃饭很幸福。
渐渐听到了雨声。
又坐了一会,殷流阳把书包拿到屋内,走到冰凉的玻璃窗边。鼻尖贴得很近,窗上已经在呼气时形成了水雾,很快又消散了。
下雨了,不算小,看那么大厚厚一片云,估计还要下好一会。
这里听不到别的什么声音,殷流阳站在原地,觉得房间里安静得滴水。
想吃妈妈做的豆腐汤。
走回门口,邻居家的声音在雨声里变淡了很多。殷流阳披上一件也许能防水的带帽子的黑外套,拿上钥匙、钱包和保温杯,推开了门。
楼道已经有些冷了。
他没有仔细思考这个计划,只是冒出一个大致的想法,然后,在利弊权衡否认它之前,他已经下了楼。
一路大雨滂沱。
他在地铁站里滴着水,在月台上滴着水,在没什么人的公路上滴着水,往南走、往南走,在城市边缘,终于找到一片庞大荒芜的胜地。
滴着水,浇着水。
他需要一个瓶子,把自己整个包裹起来,无论怎样摇晃、吐出多少精疲力尽又饱含深情的泡泡,怎样把它们搅拌粉碎,都不会撒漏的瓶子。
这么大的雨,这里更没人来啦。
悄悄地、小心翼翼地、不顾告诫地,他拉开外套拉链,掀起里面的衣服,把腰上的绷带一圈圈解开。
黑色从里面冒出来。
耳边终于响起一路上听腻的雨声嘈杂声之外的东西,也许并不比他们好听。但是殷流阳需要它。
一个真的在看着自己的东西。
殷流阳抬头看着灰蒙蒙黯淡的天空,轻轻张开双臂,倒在了一片狼藉的泥地里。
那个怪物,导致他不得不离开爸爸妈妈,离开温暖的地方,跑到这个孤身一人荒凉没人踏足满身泥垢地方的罪魁祸首。
……也许不怪它。
殷流阳和它聊天。泥地很凉,手指尖都懒得动弹了,嘴里嗓子里在往外冒热气。
可是能聊什么呢?学校?过去的生活?他有太多值得回忆的东西了,所以它们早就被描摹了一遍又一遍,现在可以脱口而出的那些细节也许早就在不断的回忆中变了样。学校里没什么值得说的东西,为了不让那三个混混受伤,他躲了他们三个月,现在他们终于放弃这个目标了。这也许是殷流阳毫无起色的校园生活里最有滋味的添加剂了,不过这有什么的呢?简直无聊到滴水。吐泡泡。
所以他只好说些不切实际的话,说云,说天空,说豆腐汤。
那个怪物和他一样孤独。
怪物时不时传来的回应,像一个可怕的睥睨天下的家伙。殷流阳觉得它一定不会社交,也许扔到人堆里会变成社恐。
但它说的一句话挺有道理的。
“怎么能让大雨完全遮住我的声音呢?”
“你一直这么小声说话,雨还用遮?”
殷流阳愣了愣,微张着嘴,雨落进来,咸咸酸酸的。
他开始唱歌。
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雨落在周围,也许甚至有了回音。
他这才意识到,雨已经很大了,足够接连不断地降下来落子他身边,足够掩埋他所有能够发出来的声音。
雨已经很大了,足够让他身边很远很远都没有人。
雨已经很大,可以装下好几声响雷。
让雨下得再大些吧。
殷流阳看着湿漉漉的远方,想,算了,还有人要赶着回家呢。
他的歌声,也许让模糊的雨幕更清晰了一点点。但足够了。
他其实甚至不需要说话。
保温杯是空的。
殷流阳拧开杯盖,接了一些打在杯底叮叮当当的雨水,和一些落在水面咕咕咕咕的雨水。
那个怪物真的活了几千岁吗?感觉它像个小孩子。
这个晚上也没有几千年那么长。也许只比怪物的年龄大了一点,
多了一个晚上。
7人评论了“想要瓶子”
发表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喜欢。而且似乎基本读懂了。♥
流阳是个孤单小孩欸
1、这个习作初稿里,哪里让你觉得最出彩?
极其丰富而且细腻的描写!很有藥的风格的孤单感,轻轻的淡谈的却有浓烈的情感,很容易被故事的氛围感染,我非常喜欢这样的风格!
2、阅读时你脑海里最大的问号是什么?
一开始是好奇哪里出现的黑色怪物,为何要因此离开父母。但因为我已经己溺于故事情绪了,倒觉得这是故事的留白。
3、你认为,这篇习作实际上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什么?
n.陪伴
v.交流
adj.忧郁(?我不太能描述出来这种感受
组员互评:30分钟
1、这个习作初稿里,哪里让你觉得最出彩?
小殷躺在大雨里歌唱这一段吧,有一种放下了一切、去打破一切的洒脱,但是细细品,又有些像是不得不去乐观的、在黑暗的谷底抬头望的虚假的洒脱。
小殷是个好孩子啊——会担心陌生人会不会淋湿的好孩子啊——
2、阅读时你脑海里最大的问号是什么?
想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想知道后面要发生什么,有一种,小殷的家人都不在了,只剩下一个人的孤单。
3、你认为,这篇习作实际上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什么?
一个可以完全放下烦恼的、随便什么样子的地方
躺(放空)
平和的
1、说一说,这个故事里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哪个人物?哪个情节的设计?主题?……)
你目前写得最满意的是什么?
最看重小殷的“感觉”(状态?情绪?)是不是能凸出来,这个故事有没有贯穿同一种气息。
最满意的是最后那段话。本来“古老”是想形容小殷和诡坏融合后心理变化的,后来发现,好像不用那么复杂。
踩着下课铃冒出来的话让我有点惊喜,所以满意。
(因为打铃的时候几乎不能思考吧。)
2、你觉得问题比较大的地方在哪里?
你有解决方案了吗?它是怎样的?
问题最大的地方……在下课铃响起的时候,我想,完了。这是什么。我甚至不敢回过头,从头到尾读一遍。
可是现在重读,我又找不到我在“完了”些什么。
这不是还可以吗?
所以那时候丢掉的、让我觉得“完了”的东西,我找不到了。没把它塞进故事里,是最最遗憾的——难以弥补——也因此,它是现在这样的故事。
这缺了什么的故事,如果由现在的我硬塞进去什么,也许会更狼狈。缝缝补补还不如破破烂烂?
解决方案,可能是在喝奶茶的时候再看看它,也许能再见那个“完了”的东西一面。
3、当我们写故事时,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在写感觉
1、这个习作初稿里,哪里让你觉得最出彩?
雨在全文作为背景的贯穿,注定给这个故事蒙上一层闷闷的,湿漉漉的基调。还有开头对邻居家的描述,很真实!
2、阅读时你脑海里最大的问号是什么?
发生什么事了(认真)怪物是什么,前后的背景和故事等等
3、你认为,这篇习作实际上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什么?
瓶子,吟唱,潮湿的
三个组员,每个对三个词的想法都不一样。这是这篇的魅力所在吧?
我也想了下我的版本:安全感- 发出声音-被笼罩着的
我也和小殷一样喜欢雨幕。雨幕也让我有被罩住/被同外界隔绝开的、生理性的安全感。下雨天坐在自己房间的小凳子上读书,感觉是在飘荡于天地间的扁舟之上。非常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