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袋

1、在这门课程里,你对你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最难忘的是哪个时刻?

最无趣的是什么?

回复:我们之前的作文都是情节简单,命题作文。但是这门课老师给了我们极大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所以从刚开始创作的陌生,犯怵,到现在创作这个故事时从容和欲罢不能,我似乎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写作技巧,也不像以前那么抓耳挠腮,不知所措了。就拿最后这个小说创作举例,我是通过每天看国际新闻得知当前中东战争纷扰,所以有了这次创作。但是我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复杂的科技概念与曲折的故事情节有机融合。故事以人工智能解决战争与灾难为核心,涉及 “框架理论”“量子纠缠” 等专业概念,既要保证科技元素的合理性与严谨性,又不能让这些概念成为阻碍读者理解的壁垒。同时,为了让情节更加曲折,需要设计如 AI 系统研发受阻、黑客攻击、各方势力矛盾等多重冲突,如何在推进这些跌宕起伏的情节时,巧妙地穿插科技理论的阐释,避免出现生硬说教的感觉,是一大难题。例如,在描写团队对明斯基框架理论产生质疑这一冲突时,需要通过人物对话和具体案例,自然地展现理论的价值与应用场景,这对把控故事节奏和知识传递的平衡能力要求极高。​

二、最难忘的是哪个时刻?​

回复:最难忘的时刻是构思环节。当各国科学家联合研发新型农作物、工程队建造太阳能穹顶、志愿者组成救援队伍的画面在脑海中逐渐清晰时,那种人类摒弃分歧、携手共进的团结力量带来的震撼,让我深受触动。尤其是在创作过程中,设计了一些国家因自私心理拒绝配合救援行动,而后通过 AI 模拟后果和明斯基理念的传播,最终让这些国家转变态度,这一情节的反转不仅让故事更加精彩,也深刻体现了和平与团结的主题,这个将人性与主题深度融合的创作过程,成为我最难忘的瞬间。​

三、最无趣的是什么?​

回复:在创作过程中,最无趣的部分是对一些重复性情节的打磨。反复推敲这些相似情节的细节差异,以确保它们既符合整体故事逻辑,又能展现出不同阶段的独特性,这一过程较为枯燥。此外,为了保证故事中科技设定的合理性,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对一些专业术语和理论进行细致研究,部分资料的专业性过强,理解和整合的过程略显乏味,但这些又是保证故事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

2、今日一别,他日何时你还会与写作相见?

在高中,甚至在未来更久远的日子里,你预计自己什么时候会再次提笔创作一点什么?

回复:在高中阶段,我计划在每个寒暑假开启新的创作之旅。这段相对充裕的时间,能让我静下心来构思完整的故事框架,像此次创作科幻故事般,深入挖掘一个主题,打磨情节与人物。当课业压力稍缓,夜晚的台灯下,或许我会尝试悬疑题材,用巧妙的伏笔和反转,构建充满张力的叙事。​

在未来更久远的日子里,写作会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步入大学后,无论选择什么专业,我想在课余时间坚持写随笔,记录校园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不同文化的碰撞,甚至将专业知识与文学创作结合,比如以生物科技为背景创作奇幻故事。工作后,写作将成为我释放压力、表达自我的窗口,在周末的闲暇时光,或是出差途中的片刻宁静里,用文字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许是温暖治愈的都市故事,也许是对未来社会的想象与探讨。写作于我,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是一生的热爱与坚持。

3、满分10分,请给课程打个分,并简要说明理由。

为了课程的不断改进和后面同学更有收益,也请留下你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回复:给这门课程打 9.5 分。这门课程堪称创意写作领域的 “宝藏课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践都展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与创新性。课程提供了大量且优质的创作实践机会,从故事构思、情节打磨到主题升华,每个环节都有细致且清晰的指导,帮助我将脑海中抽象的想法,精准且生动地转化为文字作品。特别是创意激发环节,老师分享的跨界案例,如科技与人文结合、历史与幻想交织的创作思路,彻底打破了我原有的思维局限,为创作打开了全新的视野。同学之间的互评交流环节更是点睛之笔,不同视角的反馈与建议,让我能够从多个维度审视自己的作品,这种互动学习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

这门课真的超棒!为了让它更完美,我提些建议。希望后续课程可以多增加一些经典作品拆解环节,比如分析《三体》是怎么构建科幻世界观,《百年孤独》如何塑造复杂人物,这样能让我们更直观地学习写作技巧。另外,能不能多组织一些跨小组的创意碰撞活动呀?大家脑洞不一样,交流起来肯定能擦出更多火花,帮我们打开更多创作思路!

要和这门课说再见啦,真的满是不舍!这段时间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我从一个只知道闷头写故事的 “小白”,慢慢学会用各种技巧编织情节、塑造人物,还懂得了如何让故事有更深的内涵。感谢课程带我走进创意写作的大门,让我看到文字原来有这么大的魔力!未来的日子,我会带着在这里学到的一切,在写作的路上继续勇敢前行。也希望这门课能越办越好,帮助更多热爱写作的人实现自己的创作梦,期待以后还有机会和课程 “重逢”,解锁更多写作新技能!

3 、如果可以在这里留言给班级里的某个人,你想对谁说什么?

@拾遗同学​

还记得我们在讨论人物塑造时的激烈争论吗?你当时提出的独特视角,真的给了我超多启发!每次和你交流创作想法,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门课虽然结束了,但我超希望我们的创作交流不要停!以后不管遇到灵感枯竭,还是写作难题,都要互相 “捞一把” 呀!期待看到你写出超厉害的作品,说不定哪天我们还能合作,创作出一部 “爆款” 故事!​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