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其实对题目如何去取还是有迟疑的。最后再“面的温度”和“面”之间选择了后者,想表达的是一语双关,一者是烤冷面,另一方面是最初自己与遇到的那个买烤冷面的老板娘的一面之缘,自己也因此文章中想通过对比来突出老板娘的淳朴和对童年那碗烤冷面的怀念,即我认为文中对第二个摊子许多细节的描写是可以反衬出我更加偏爱第一个摊子。不过对于这个对老板娘面带微笑的刻画或许有些生硬,在原文中有些违和。
——————————————————正文——————————————————
“面”
不曾想过,我与它最初的相遇,竟是如此的普通。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心底最热切的期盼,尽管当时我在小学里的成绩非常靠前,但是他们依然为我报了亿些课外班,于是在整个周六我都会在外面度过。
尽管上课很寂寞,但是我的嘴不甘寂寞。在决定去那里上课之前,我早已将教学地点附近的餐馆查过一遍,但是除了一家面馆,没有一个餐馆的价格使我满意。每顿一碗清汤牛肉面,略显单调而且还吃不饱,几周以后,因为吃完晚饭后的时间还早,我便开始寻找饭后的闲食。或许是缘分吧,我留意到了那个不起眼的,卖烤冷面的小屋。看着排队的学生挺多,我便心血来潮想要看看咋样。好不容易排到了我,我看了看价钱,五块,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便要了一份麻辣的烤冷面。卖烤冷面的老板娘熟练地挤下稍许油后,在铁板上铺好冷面,鸡蛋一磕,一掰,鸡蛋便滑落到冷面上。随后整个冷面翻了一面,刷酱,撒好葱花香菜后一卷再一切,麻利的装好递给了我,面露微笑:“慢点吃,小心烫”。出于礼貌,我回了一声“谢谢”,在交了钱后,小心翼翼的接了过来。烤冷面做得刚刚好,既不嫩也不干,表面的鸡蛋更是好到妙处,内外完全熟了却又不带一丝烧焦的黑色。绿色的香菜和紫色的洋葱末藏在冷面的夹层中,酱料更是刷的充足。我拿木签扎起一块尝了尝,麻辣与咸香搭配劲道的冷面,伴着鸡蛋的香味送入嘴中,这与之前清淡的牛肉面完全不同。不知不觉吃完了一整份,却又回味悠长。
惊异于它的美味,从那时起,我便和烤冷面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次吃完晚饭后上课前的一段时间里,我总会去那个摊子转转,买一份烤冷面解解馋。虽然排队的人很多,但是我乐意去等待。有时晚上的课没了,回家前买一份在路上吃,活跃一下因为学了一下午而烦闷的大脑。日子久了,我也和老板娘混了个脸熟。每次她见我来,就问我是不是要份麻辣的冷面,在做的时候也会和我聊上几句,包括她的孩子上了哪所大学啦这类的。当然,我也会和她讲一讲我最近遇到的乐事,她也总是会认真的听。在欢声笑语中,烤冷面也做好了,而她仍不忘微笑着叮嘱一句“慢点吃,小心烫”。 当然,我也从不忘回复一个“谢谢”。
就这样,在匆忙的小学时光中,老板娘的那一句“慢点吃,小心烫”和她微笑着递上来的那一份烤冷面总能给我带来莫大的快乐。
后来,由于我升入的初中后,离小学上课外班的地方太远,于是我换了一个校址,也就不能在每周六逗留在那里,买上一份自己心仪的烤冷面。
始终忘不掉那份烤冷面。初中开学后不久,学校允许中午到外面吃饭,正好校外有一处流动的烤冷面摊,我便和其他打算外出解决午饭的同学前往那个摊子,想去找寻一下那分别已久的味道。卖烤冷面的老板不太高,常常垂着眼皮,身上的大衣也略显臃肿。相比于小学时候购买烤冷面的固定摊位,他的摊位明显简略很多,甚至都无法遮雨。
“您好,我想买一份麻辣的烤冷面。”
“七块钱。”他回答道。
我震惊了。
要知道,我之前买烤冷面的时候,只需要五块钱,而他这里需要七块钱,这对于零花钱很少的我来说,是一个比较贵的价格。但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买一份。找完零钱,那个老板才慢悠悠的起身。
“稍等一下,我开个火。”
等了好几分钟后,他终于开始动手。只见他取出一块冷面放在铁板上,铁板还不是很热,老板打下鸡蛋并翻面,又等了两分钟后,蛋液才缓缓地开始凝固。随后,他取出刷子,随意的在冷面上刷了几下后,撒了稍许的葱花香菜,便开始折叠冷面,又是草草的一刷子酱。
“叔叔,可以多刷一点酱吗?”我试探着问道。
“这些足够了,酱也是有成本的。”说着,他切好了冷面,装给了我。
无可奈何下,我接过了那碗并没有多少酱的冷面。
同行的小伙伴们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慢慢的吃着冷面。在我咬下第一口后,我甚至怀疑,我买的不是麻辣的冷面,而是清炒面片。既没有之前买的烤冷面那样发亮的色泽,又没有本应有的麻辣咸鲜,味道十分平淡,嘴里夹杂着洋葱的怪味,让我难以下咽。这还不算完,我吃到倒数第二片的时候,我看到了液态的蛋清,很明显,鸡蛋都没有煎透。我停下了,默默地把塑料袋口扎好,丢进了沿途的垃圾桶。
自那以后,我没有再碰过校门口的那家烤冷面,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会如此冷清吧。
再后来,便是我搬家后,我家旁边有地铁,在地铁入口处有一家赛百味,他们卖的其中一项就是烤冷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当时学校放学我坐地铁回家,赶上了晚高峰,我也就没有那么急,就排在了对伍后面。
价格跟学校门口的那个一样,都是七块钱。我付了钱,这次的老板动作十分麻利,快速的放上冷面,打蛋,翻面,一气呵成。很快,一碗烤冷面便送到了我的手中。酱料确实很足,但是麻辣的味道却时隐时现,更多的是酱的咸味。嘴里吃着刚刚买的烤冷面,心里想的,却是小学在补课机构附近的那份烤冷面。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父母需要出去办事,而我搭乘顺风车,前往商场购置合身的服装。买好服装后,我搜索出了最便捷的公交方式回家,需要转站换乘。起初我没有在意转车的车站,直到我下车前往另一个车站的时候,才发现,这离我小学上课外班的地方很近,而且恰巧经过曾经卖烤冷面的地方。走在熟悉的街道上,一种亲切感扑面而来。我知道,快要到买烤冷面的地方了。虽然是周末,但是离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那栋小屋依旧在立在那里,却没有什么人排队。我走了过去,
“要一份烤冷面。”
“好嘞,要什么口味的?”
“麻辣,多要点酱。”
或许,相隔的时间久了,老板娘已经不记得那个每周周六下午,蹦蹦跳跳跑来买烤冷面的孩子了。看着老板娘熟悉的手法,往事如同过电影一般,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之前那些一点一滴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老板娘的脸上,早已添上了些许皱褶,但是从整体上看,依然是我印象里的那个淳朴的老板娘。正当我发愣之际,老板娘递过来了烤冷面,笑着说道,
“慢点吃,小心烫。”这熟悉的话语。我如同之前一样,回了一句“谢谢”,交过钱后,端详起手中的烤冷面。黄的是蛋黄,绿是香菜,冷面的切口处还挂着热热的油滴,色泽依然是那样的鲜艳诱人。串起一块放入嘴中,如同阔别已久的朋友,再次相见。我回了一下头,再次看了一眼那栋卖开冷面的小屋,老板娘在那里微笑着,目送我远去……
虽然这只是一碗普普通通的烤冷面,但是它包含了繁华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的情感关怀,隐隐约约中,老板娘那句“慢点吃,小心烫”和她那发自心底的微笑,始终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