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笔记 我所向往(终)

         我喜欢自由自在的感觉,夜晚街头的独步,中午暖阳下的独处,都能让我真切的感受到这个世界,也能让我沉浸其中,更好的体味自己的生活。都市夜市的喧嚣,窗外汽车的鸣笛等等都会让我恍然出神,我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但是在片刻的安宁中这些烟火味似乎成为了一种喧闹。

        体验徒步是一个独特的契机,我天生爱好冒险,对一切新鲜的事物,有挑战性的任务都没有抵抗力。当我看到景区尽头流淌的小溪,只能通过攀登较陡峭的石壁才能渡过,而周围嬉笑打闹的孩童没有一人通过时,吸引我的不仅是小溪后若隐若现的羊肠小路,更是从心底里冒出的勇气与征服欲。这是我第一次这么亲近自然,听着萦绕在林中的蝉鸣鸟叫,树欲静而风不宁,大片绿油油的灌木与风交相呼应,还有长在两旁峭壁上苍劲挺拔的叫不出名的树木,我不记得我踩着松动的石头跨过多少次溪水,但是前方未知的丛林和水中若隐若现的反光吸引着我向前。

         我不断用脚步丈量着土地,它是我与这方泥地的交谈,闻着空气中泥土的潮湿味,和大自然的衔接,给予了我的是内心的震撼和心底的放松。只有远离人群的时候,才会让我感到离自己更近,让我平白滋生出了想要逃离城市,去走一走山川湖海寻找我心之所向。

         我一时兴起的徒步戛然截止于一片高大的铁丝网,望着孔洞里我本可到达的前方心有不甘,但是脚上的老爹鞋和精心打扮过的穿搭,实在是与这场徒步不太相符。我收拾起杂乱的心绪,踏上回程的步伐,寻找来时的路,最后在众人诧异的眼神中,从石壁上爬出走回了这场梦开始的景区中。

          从此徒步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渴望在无休止的等待中开出绚丽的花朵。

         这篇笔记最开始的题目叫做妙手偶得,因为它记录下了我最喜欢的两次一时兴起的徒步经历,但是后来我怕词不达意被误认为自卖自夸,所以改成了现在看到的我所向往。正如我说的,第二次徒步的机会其实来的很快。

         与父母和表弟一起稳步登上了后花园,在山顶不断寻找可以吃饭的地方时,我再次被眼前可以攀登的高大岩石吸引。它绵延向前,隐约显露出泥泞的小路,但是看着比我高上几十厘米的巨石我望而却步,最后还是爸爸先一步上去,在妈妈的帮助下把我拽了上去。我们在狭小的石头缝里躲避山顶突如其来的巨风,从一边是悬崖只有几厘米可走的的峭壁上翻越而过,被无数树枝拦路没带手套的手背上留下了大大小的划痕,最后终于看到凤凰岭景区围栏时内心的欣喜。

         我很怀念那一次的经历,但是可能因为过于冒险和刺激,有些细节已经不甚模糊。内心的记忆告诉我那是我最喜欢的一次旅行,不仅因为我亲手触碰了数不尽的岩石和树枝,在自然的怀抱里肆意闯荡,也因为它带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一种作为探险喜欢挑战的乐趣。这次,我站在飞来石塔旁,看清了自然的伟大与不朽。

        也许,向往大海的人很多,但是看了一辈子海的人是少数。去寻找不一样的风景,则是为了自己回来更好地生活。

 

 

 

作者阐述:像一个城市里迷失的背包客,用纸笔书写着这一段过往云烟。

2人评论了“自然笔记 我所向往(终)”

  1. 单元总结
    1、这个单元我们用了2次课在户外游荡(起始课“感官地图”,第二次课照相机游戏)。观察-体验,然后写作。你感受如何? 

    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新的体会,我体验到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可能我在感受上还有欠缺,但是我尽力搭构了我的文章。

    之后的三次课要求从记忆种寻找切身的体会(四季,自然笔记)。回忆,写作并且思考。你感受如何? 

    很喜欢,我喜欢回忆,更喜欢把我所喜爱的记忆记录下来,它给了以前懒惰的我一个机会,去记录自己的生活。
     
    2、如果需要概括你和自然的关系,你会怎么说? 

    懵懂,自然对我来说很陌生。

    这个单元的观察-体验-写作/思考,给你带来的是什么?
     
    更多的体验,去贴近我从未涉足的领域。
     
    3、对于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和上法,你有什么建议? 

    对于接下来作为写作者的自己,你有什么想说的? 

    继续用心去书写生活

  2. 我不记得我踩着松动的石头跨过多少次溪水,但是前方未知的丛林和水中若隐若现的反光吸引着我向前。”
    不仅因为我亲手触碰了数不尽的岩石和树枝,在自然的怀抱里肆意闯荡”

    ——飞扬起来的文字一看就是“走”出来的,不是坐在屋里编出来的。

    它们的若隐若现让这篇文章从平凡中闪光。就是啵啵说的那种“前面的反光吸引着我”。

    最后一句有些俗套。有可能改个独属于你的说法吗?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