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我会钻进在当时看来并不狭小的厨房里,经过姥爷的授权,打开正在发酵辣萝卜的坛子,嗅辣萝卜的气味。用我现在的视角看,那间厨房实在是狭小,但当时的我没有这个意识。坛子有三四个,大多是深棕色的,把辣萝卜隐藏在里面,即使打开坛子,里面的萝卜也隐藏在阴影里;还有一个透明的,能明亮的看到里萝卜的白色和辣椒红艳艳的颜色。
坛子是水封的,往往是姥爷帮我打开盖子。有一次我偷偷进入厨房想闻辣萝卜,试着打开盖子,但一来水封把盖子紧紧吸附在坛子上,我力气太小,怕控制不好力气,一把把坛子掀翻盖子打碎;二来怕被姥姥姥爷发现,现在想来被发现当然不会有事,但当时的我的思路并不是这样。后来好像是姥爷帮我打开了。
我会把头凑在坛口,反复吸气,露出满足的表情,露出这样的表情不仅仅是因为辣萝卜的气味很好闻,也是因为我认为夸张的表达对辣萝卜香气的热爱能引起他人发笑。辣萝卜的气味是一种扑鼻的酸辣气味,有一定刺激性,因此我通常是小口小口的吸入。我很喜欢这种辛辣的气味,但味我的舌头无法承受辣味带来的疼痛,因此只能通过嗅来补偿。
作者阐述:写的比较随意比较粗糙不太用心 感觉我慢慢习惯于在纯粹的描写外在的事物中加一点个人的感情 但是又没有什么深度所以可能看起来更难看(?
日常信手记录里也许包含着深度(我觉得onenote里大家的打卡就是这种。日常思考里有深度的部分会“不经意”呈现)。但如果想把这“深度”表达到位,也许还是需要思路上的梳理、讲述上的设计。
把厨房记忆中的一个“点”放大了👍
单刀直入好。
(不是所有文章都单刀直入就好。不过现在大家写作文养成的习惯往往就是绕来绕去,也没有什么真正可绕的。大家都忘了简单直接说话的力量感了。所以我说单刀直入好。)
三段分别描述了罐装辣萝卜的外观、“我”为什么不自己打开盖、“我”为什么要去闻辣罗布。清晰👍
我也喜欢反复去闻有些刺激的气味。我喜好薄荷 柠檬这类。
想来有个疼爱地看着自己扒着罐口闻味儿的姥爷,也是这件事里一个隐藏的快乐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