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卡牌/another story…

二稿,但是一稿

自绘制卡牌(除未画完的旅途用AI代替)

 

永恒

一颗早已死去的的恒星,

剥夺了光辉熠熠,

仅回归最本初的模样。

隐匿于逝去与流动世界的罅隙,

时间也为它驻足——

永恒的长眠,不休止的葬礼。

 

它生于悄然相会的奇迹,始获魂与灵,

用受时间馈赠的有限生命,

追随永恒,直至消亡。

时间留下的最后一份礼物是:

无需担忧消磨与变化,

在死亡后得到渴求的长生。

 

 

新生

以不再流淌时间为土壤,

四散的魂灵扎根抽条。

苏生,求索,厮杀,重聚,

唯一的钥匙埋藏在旧神的心脏:

胜者将从古老尸骸中新生,

在死亡与扭曲的时间里加冕。

终取下旧神之心,

以一切为奇的始源之魂,

向它发问:

 

——我们亲爱的“母亲”呵,

您说一切苦痛根源于自我,

又为何不恳归于死亡,

令我重生。

 

 

乐园

宇宙永恒的基调是死寂,

于是新神在废墟上搭建伊甸:

歌舞不息,灯光旖旎,

却只是场循规蹈矩的木偶剧。

 

她拥有恒久的世界去思索“我”何为,

所及之处皆是她的乐园;

不变的事物总会使她很快腻味,

即使那新的玩偶与器物,

早更换了不知几轮。

 

旅人

被躯壳所累,为苦难悲喜所困,

仍旧生息不绝的小东西

——被称为生命和人类的小演员,

随不及她精巧的木偶,却总带给她始料不及的乐趣。

 

于是她像人类一样,

涉足疾苦与欢欣,

行走在之于她不过弹指的时光;

像人类一样,

以旅人之躯旁观因与果,

——尽管她永远无法理解真正的悲欢。

avataravataravataravatar

6人评论了“故事卡牌/another story…”

  1. 淡漠,理性,追求乐趣的神
    从旧神的意识碎片变得完整,从懵懂的新生意识成为可以被称为神的生物。
    求索——求索自我的意义, 寻求完整,寻找可令祂驻足垂目的事物。

    1. “求索自我的意义, 寻求完整,寻找可令祂驻足垂目的事物”这三点彼此不同呃
      所以,重生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呢?

      宏大世界观有连环画版了(bushi),耶!

      1. 其实就是,从旧神残缺不全的意识碎片,聚合为完整的个体,并在漫长的时间中找到“我”真正是什么、“我”所活着的意义的过程。
        是从无名的“祂”到“帕梅雅”的转变。
        结合基准律的准律一、五,重生其实是时间概念与这片区域的再次融合,诞生出一个新的生命。只剩下能量而非意识的“旧神的碎片”被活化,依托它们寄存的天体成为新的意识。所以帕梅雅最后对话的“母亲”也不是长眠之前的“旧神”了。
        所以重生就是,原本完整的拼图拼合,权柄汇聚,最终只留下一个意识的过程。)

          1. 是帕梅雅而不是别的,是带着就烙印而新生的全新意识,而非早就死去的“旧神”,其实这就是祂们最本质的区别。
            死去的旧神偏执地追求永恒与理性,痛恨情感的拖累,代表旧神的“母亲”想要复生,其余八位意识各自有各自的局限,而帕梅雅不会考虑祂应当是理性还是感性,祂又会在何时消亡;祂以感性为消遣,追逐着最纯粹的求知欲望。

  2. 这是第二个故事的总结,第一个故事的总结和评价标准一栏放在朝生暮落下。
    1
    可以说最满意的是“屠戮”那张画吗(乐)
    我把本世界观最宏大最高维的帕梅雅的故事用人类的视角合理化了,这是其一;内容上,我最满意祂与旧神的对话——你应该是淡漠理性的神啊,你明明被苦难和欲望折磨,你诉说着一切的痛苦——可为什么你还想要活着?
    即使是长生的神也有欲望。
    2
    因为正好画完了插图,很适配,于是放上来了。
    为帕梅雅画故事作叙事诗,为诗画插画——构思、卡住,构思、卡住,构思、修改——这个过程很酷。
    如果不是正好画完了插图,这篇是不会放上来的,算是个很酷的宿命般的巧合吧。
    3
    详见朝生暮落。
    这篇是之前写的,文案只经历了删减和诗化。

    avatar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