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阴影处的懦夫

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如此自然地存活?
当语言的游戏为你带来时髦的珍稀品:死亡
你是否聆听见一个懦夫在发言?

这是个保守的懦夫。
陈旧,腐朽,却依靠着那不变的习惯,
得以吸吮他永恒的梦想。

懦夫寄生在每一个人类体内。
寄生在离思维最近的阴影处,
它却将这种关系称为共生。

懦夫,也很懒惰。
连在平日里操控此具身体这种活,它都不想干。
不过你也知道,这活的确非常累人。

那么,到底何为这懦夫永恒的梦想?
存在,是也。
他但愿自己一直存在着,还要有人替他思考。他只要寄生在存在,与操控存在的思考者之间就好。

思考者并非天生热爱生命。
但是思考者能通过感官知晓疼痛,这便足矣。
懦夫的祖先曾用疼痛发明了恐惧。只要时间充足,疼痛与恐惧定能使思考者疲乏。

懦夫的鞭子,笞责着思考者,使思考者成为拉着这座躯体的苦力。
唯有当思考者的意识欲要触及到他最深恶痛绝的东西:死亡
懦夫才会勃然大怒,盛气凛然地夺走这只躯体,他积蓄的力量使他有充足的力气与思考者对抗。

有时,思考者似乎也会冲动。
于是懦夫便也夺来思考者最趁手的武器把玩:理性
懦夫将理性弯折作“可能性”,却也丝毫不顾实现可能性所需的力气,只说着,还有时间。

思考者将自己比作拉着这具躯体前进的人力车夫,
他最依赖的理性却也反过来提醒他:
你是否混淆了死亡与长眠?

思考者也幻想过,自己是否可以放弃思考,将躯体交付他人。
当他的食指即将与死亡触碰,他也想过这样的可能性。
可是也许,思考者并非是一名个体,而是一个承载着记忆去拉动躯体的,身份。

“每次当我在死亡面前转身,或是匍匐,或是行走,或是奔跑着逃离,
这躯体似乎都要更重上几分,懦夫的力气就要更大几分。
也许,我也实现了幻想,只不过,放弃躯体过后,此处,仍是我。”

也许每次,当思考者真挚地在言语的游戏中触及到那时髦的珍稀品:死亡,
思考者便可以不用再主动操控这座身体。转而有下一人前来接替。
让言语游戏公布谜题,大概就是思考者会成为懦夫,而思考者的位置上,还会是思考者。

我头脑的阴影处有一个懦夫。
对自己的暴力越来越充满自信。
他甚至可以像最初的懦夫一般,轻蔑地笑看那时髦的珍稀果实。
如今它实在太珍稀了,也许便是因此而时髦。

avatar

4人评论了“头脑阴影处的懦夫”

  1. 我都忘了这套逻辑是在什么时候出现在我脑内盘旋的了。现在短期记忆跟传说中的鱼一样,也不知算不算什么幸运,这种当时想写不能写于是在脑内盘桓,有了能写的环境却动不起来或者想不起来或者不会写了的这套逻辑,经历冲动的碾灭与没法复现的遗憾与感觉会忘掉的无奈等情绪之后居然能借今天一个巧然想死的小小契机再度浮现出来。都不知道该怎么确认自己的记忆力了。
    虽然看上去好像也不是很美观。不过它既然都不由自主地不知怎么回事地冒出来了,那就先这样吧。

    记忆的时间,体感的时间与客观的时间似乎是三种体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活了多久,活在哪里,怎么活过来的,回头从记忆看去莫名其妙,不同体感状态似乎还能看到不同记忆,有时候觉得年很短,有时候觉得月很长,有时候觉得周很短,有时候觉得天很长,什么的。
    意义不明。

    avatar
    1. “记忆的时间,体感的时间与客观的时间似乎是三种体系”——同感。
      有时一个月半个月过去了,在此期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

      1. 诗歌我不大好懂,感觉定义(名词/术语)不超过2个比较好。“懦夫”“思考者”“理性”“死亡”好像在玩手指偶人的游戏。不过凭着直觉我喜欢最后一段。也许因为它展示出一种力量(? 说回来,人也许就是这样的动物吧,即使自己感觉徘徊在某种边缘地带了,另一方面头脑里也还在涌现闪烁着湿漉漉光芒的句子。或许可以说,人就是那么脆弱,也是那么顽强。。。

        1. 啊呜呃呜这,真的能算诗歌吗。
          怎么说呢,感觉这种形式更像是一种习惯……或是说,惰性?
          也不知道是不是短期记忆的缘故,感觉脑中进行长篇连贯的叙述,可能有点困难?呃,时常也会想一句是一句不知道接下来说什么……
          形式上,呃。呃。诶,呃,哦,就是试着放弃一些话语之间的连贯性,以比较适应如今状态的方式,呃,呃,这种经常换行的形式能写得舒服一点)
          也不知道这样解释能不能成立,就是,呃,其实“理性”和“死亡”也都是字面意思,然后“思考者”可以替换成“我”,记得第一次有那个想法的时候主要还是围绕这个“懦夫”。
          当然回头看过去,确实感觉这样写出来不太好(容易)看,也不太美观。。
          感谢山精的阅读以及点评,发上来得到回馈应该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