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灾难
“真的下雨了。”看着倾盆的雨水,Ta的思绪回到了那个下午。
已经3个月没下雨了,村里的庄稼都要死光了,要是没交上公粮,全村都要被带走当壮丁。Ta思劳成疾,坐在椅子上睡着了,睡梦中竟看到了神,“将灾难缩小,传递给村子里的一个人,村子就可以下雨,你愿意吗?”“一个人承受厄运,全村都能活下来,我当然同意。”醒来后,天上竟真下起了细细的雨滴,他想知道厄运传递给了谁,但他在小心打听了全村后也没发现有人生病出事,他只当神失误了。
几天后,官府为了战时来征兵,可村里已经不剩几个年轻人,若再把老人抓走,村子也将不复存在,Ta又开始担忧,神再次出现,“为什么不继续将灾难传递下去呢”,Ta又做出了决定,官府的人不辞而别,再也没来找麻烦,这次他仍然没发现有人出事,他只当是官府去抓别的村子的人了。
Ta利用神的力量,为村子排忧解难,他作为村长,也自然受到了村民的爱戴与拥护,只是他内心的疑虑越来越深。
他一生和神打交道,他不知道他走了之后村子该怎么办,但诀别的日子还是来了,他缓缓闭上眼睛,眼前的神再次浮现,“终于,不用再传递下去了”,神笑着,“以后你就是“神”了,你死了,就无法再承担无限传递下来的灾难了,将你传递的灾难一五一十、连本带利的归还给村子吧。”冷静下来的Ta无奈的说“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倾盆的雨水依旧下着,村民的哭喊也被他听在耳中,从那天起,Ta的日子开始变得罪恶。
结尾他是变神了?神选神、转移灾难的机制是什么?如果对这个基本的大世界观感到困惑/质疑,我们再判断村长的道德水准等于失去了根基。
村长的人设有趣。因为神的命题并不是简单的好坏判断,选哪边都面临挑战(就像著名的扳铁轨问题)。相比之下,结尾村长的选择就有些过于草率了。虽然,如果这就是现实,我相信村长是有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的。但作为叙事,结尾结在这里,会让人感觉前述问题(村长的意志和道德观)没讲清楚、又抛出一个新问题姑且覆盖上来,作为收尾。
1、说一说,这个故事里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哪个人物?哪个情节的设计?主题?……)
人物:神
你目前写得最满意的是什么?
人物形象的瞬间改变
2、你觉得问题比较大的地方在哪里?
你有解决方案了吗?它是怎样的?
哪都有问题,总是不能把故事整出来一个正确的逻辑。
3、当我们写故事时,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写出来一个让读者感到眼前一亮的东西,而且有一个合理的逻辑。
也不能为了让人眼前一亮去炮制情节。。。写的时候设身处地为自己的主人公想想,如果你是他,你希望他怎样抉择?
就是他原本以为只是把灾难传递给某些人,他擅自为那些人做了牺牲,但其实传递下去的意思是将原来的灾难全都积累起来,在他死后全部传递给他不在的那个世界里,神就是要嘲弄他,让他看见村子被毁。他的为了村子整体的利益,最终还是让整个村子毁灭了,文章的主题就是讽刺所谓牺牲小我利益为了大我,在滥用这个说辞之后,之后带来整体的灭亡。
他在前几次做出决定可能是迫不得已的,我也会做出那样的抉择,但我可以在后面增加他为了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东西,或者是一己私利而用这个能力,表现出这种能力的滥用导致整体的灭亡。
1、这个习作初稿里,哪里让你觉得最出彩?
TA死的时候跟神的对话
2、阅读时你脑海里最大的问号是什么?
TA的灾难转移到哪里了
3、你认为,这篇习作实际上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什么?
罪,罚,纠结
最出彩:前几次传递灾难时不断留下的悬念
最大的问号:神为什么让村长传递灾难,又将灾难传递到哪里,全部传回到村里感觉有些奇怪
实际的名次动词形容词:安定 传递 崩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