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糖

一个人想要书包

厌恶的

A与B是一对好朋友,她们都非常喜欢一部动画片,这部动画片的制作方推出了一个活动,用一定数量的贴画可以换取一个角色书包,贴画则来自于其售卖的糖果。A非常想要这个奖品,拉着B一起参加,B虽然嘴上说着不稀罕,实际也很想要,二人约定换到后一人一个星期地背。
在这几个月里二人买了许多糖果,吃到厌恶,为收集贴画想尽办法,最后换到了书包。B因为怕同学笑话不肯背,书包最后归给A。其实到处都在宣传这种糖果,大家对此喜闻乐见。
后来因为可能是政策可能是经济形式的原因,人们又开始抵制这种商品,连带着动画片也被批评。一次二人出行时书包放在休息区一类的地方被人踩坏了,B非常心疼,A安慰她反正也不好背出去了。
二人的生活继续,大学时二人分开去了不同的地方,之后有联系但也渐渐地淡了,很多年后A与B又在同学的婚礼上见到,想起年轻时的友谊AB又约去吃了饭,聊起当年和同学们。
(这是一个没写完的故事梗概)

avatar

6人评论了“水果糖”

  1. 东方蓝一号-znx

    1、说一说,这个故事里你最看重的是什么?你目前写得最满意的是什么?
    看重:我觉得浅些看是氛围,仔细一想是主题,希望能展现出童年回忆的质感,批着这层皮骂(?)一点小时候看不出来但现在我认为是这样的道理。
    满意的:起码把故事主线的大逻辑顺下来了。

    2、你觉得问题比较大的地方在哪里?
    你有解决方案了吗?它是怎样的?
    故事缺少冲突,很无趣。
    倒是有个办法但我觉得有点治标不治本,它是在故事里给两个主角达到目标的路上设置一些小阻碍。

    3、当我们写故事时,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或者讨好读者满足读者倾向,或是借故事表达点自己的观点或想法

    avatar
  2. 主角是A或者B,总之其中一人,比较好展开写。(听起来,是B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现在,因为有真实的社会生活背景,读起来有趣,就是很大纲。该展开的地方,没有得到充分展开。主人公从哪刻起,感受到自己的厌恶了呢?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3. 1、这个习作初稿里,哪里让你觉得最出彩?
    “吃”这个动词的使用很妙!没想到是吃糖赢奖励(书包)

    2、阅读时你脑海里最大的问号是什么?
    我记得形容词这里给的描述是“ta的世界从此变成了厌恶的”但文中好像厌恶只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也就是说吃了糖赢了书包之后反而是厌恶么?还有就像山精说的主人公是a还是b嘞

    3、你认为,这篇习作实际上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什么?
    书包,? 遗憾的

  4. 1、这个习作初稿里,哪里让你觉得最出彩?
    吃糖吃到吐后B因为担心被笑话不敢背。
    2、阅读时你脑海里最大的问号是什么?
    B具体的样子是什么?(大概是,觉得AB不是完全平衡的,B更像主角,可是过于简练的大纲让人吃不饱,叙事背后有点空荡荡的,等待作者把穿堂风拦住。人话:展开写写)
    3、你认为,这篇习作实际上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什么?
    能被喜欢的东西,牺牲,压抑的(非贬义)

  5. 1、这个习作初稿里,哪里让你觉得最出彩?
    曾经趋之若鹜的,曾经亲密无间的,变得完全相反了。
    那种…淡淡的,有些悲伤,有些无奈,但都属于过去了,的感觉。
    2、阅读时你脑海里最大的问号是什么?
    很难想象A和B的形象(?)我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气质,他们如何相处,书包坏掉后他们作何反应,他们重逢后又如何。
    大概是一点“活”的味道?
    3、你认为,这篇习作实际上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什么?
    一起做的事情
    结伴?要不还是“吃”吧,人吃糖,而时间吃掉人
    因为疏远了、都过去了,而遗憾的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