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课调查问卷

1、

有的。不在写应试作文或者完成某种写作任务的时候,全都很快乐,极少数情况下写应试作文也能写得很快乐。非常享受这种思维外化成文字的感觉,很神奇,像一部分我自己换了一个次元存在,自我和思维经由我的创造变成了他者,回顾时会感到一种奇怪的亲切。写东西令我充满能量。

另外,不快乐的时候,基本就是从文字里面看不到任何我有意愿表达的东西的时候。所以写问卷也写得挺快乐的!

2、

一个人,随时随地,有个能坐的地方,想写什么写什么。只要在进行(我概念下的)写作行为就很理想。很多时候并不能概括我在写的东西的类型。

至于为什么是坐着,因为站着用拇指敲手机键盘太久会虎口痛。用ipad自带键盘敲字的手感和电脑键盘很像,并且pad比笔记本便携多了,所以最近揣着ipad到处跑。

3、

期待的:写东西,爽!想被启发关于写作的灵感,方向,思路之类。想在写作方面经历一次“打开”。很想知道我在课前就有的一些灵感会在结课的时候经历怎样的完善和重构,变成什么版本。

不期待的:毫无想法的时候被强迫发言。有时候灵感慢慢的,并非不想表达,就是没想清楚要表达什么。也不是“表达必须尽善尽美”的意思,但我说出口的如果不是属于我自己的话,只是由印象中合情合理的答案拼凑而成,那其实还不如不说。这种情况下的胡言乱语会让我闪回到语文课上被拎起来回答主观题的时候。写作表达分享和创造都是自然生发,揠苗助长是不会有结果的。

4、

我支持“见微知著”。这个词的本义是指见到细微的苗头,就能预知事物发展的方向。抛开原意不谈,我很喜欢这个词读起来的感觉,尤其是“微”和“著”的对比。现实世界对我来说还是很“微”的,精神世界才是那个比较“著”的东西,所以这个词在我这里的释义是,看见微小而有限的现实世界,洞察它们在精神世界中生发的无尽色彩,无限可能。

它给我的感觉更偏向一种点燃,就像普罗米修斯的火种之于人类文明,从细微处见辽远。写作有时候就是看到一些很概念或者很细节的东西,脑子里突然蹦出来一些庞大的令你欣喜若狂的灵感,belike从天而降棒棒糖山把你压在里面,随之而生的是活跃的表达激情。取这个名字寄托了我对大伙灵感多多、想法多多的美好愿望!

(同时,“微”可以指简短的文字,“著”可以指繁多的感受。读文章不止是阅读作者写的文字,也是阅读在看见文字之后,属于读者自己的许多想法。我觉得自己的想法是阅读过程中最珍贵的东西。)

avatar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