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火栓上的示范图画。五张。开。开。拉。拿。按。不知道应该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读。黄底,也有红的。每张画里都有一只手。
 2.很光滑,像是打印店的海报。字体是小学做手抄报会用的那种,很俗,很大。一点也不褪色,想必是在阴凉处的缘故。
 3.想到了…很孤单的人。每天保洁阿姨都来擦一遍,其实到头来也没有人用过。五张画里的人也很孤单。他(还是她)只有一只手。左手。袖子是深蓝色西装,里面有白衬衫。不知道是什么人。保安?前台小姐?
 4.在中庭一栋楼的一层。可能跟道院有关系?那些国际生和老师没有一个人会照画上的字去做。不会乱动消防器材(红叉),不会堆放东西(又一个红叉),不会锁闭(还是红叉),更不会在有险情的时候打119(没有叉)。
 5.想到发生火灾的时候,旁边教室窗户上的黑白人跳出来,普朗克,牛顿,还有我不认识的。他们穿男士丝袜,戴金丝眼镜,身体因几个世纪的缺乏运动而浮肿。手撑窗户框,砸碎玻璃,假发掉到地上。消火栓里的人也走出来。它只有一条左臂,没有五官,穿名牌西服。它冷静地指导伟人们打开箱门,按下手报,拿出水枪,拉出水袋,打开阀门。当然,某个夫斯基用拳头杂碎消防栓的玻璃门的那一刻,画里的它也碎掉了。当然,它肯定不会觉得疼吧。失去的只是五只同样苍白的左手罢了。
 6.普朗克的侧脸
 久久映在玻璃窗里
 左眼转向纸内
 右眼瞎掉了
我认识那个看门的保安
 是他把海报揭下来拿到打印店
 “100张彩打,
 A3。”
仅仅是盗用公物这么小的事情
 就足以剥夺一份工作
 失业的他把海报贴满房间
 就这样 诺奖得主的眼镜 只有单片
 (你在单押什么啊喂。。起巡警的题目是受到纸条的启发!其实保安也有违规的时候,他只不过想要一份工作。。但是巡警一直都在,随时准备在背后捅上一刀。)
看到的→
 也是看到的→
第一反应普朗克好年轻(高逼格帅气小哥)
第二反应wp对海报纸红红火火的颜色不是那么敏感,更把注意力集中在字和图画上。不过一开始你没有描述图画的内容,前台小姐姐跳出来时吓了我一跳。
“字体是小学做手抄报会用的那种,很俗,很大。” 喜欢这种具体又让人会心一笑的类比。我一直记得村上春树《国境之南,太阳之西》里的一个类比,就是男主的展穿着那种妈妈会给高中女生买的内衣。以及,男主说他的展并不是那种妈妈看同学合影会说“这孩子真漂亮”那种类型。这种时候我会觉得文学真好。
我看到的是海报内容的工整对称,和大红相映成趣的一种“规则”和规则带来的某种无趣。于是觉得wp的“孤单”顺理成章。而接下来你就着手帮他们越狱啦。(偷偷问:为什么消防栓里的人不是用右臂右手的?)
后半部分笔记让我看得很开心。
好喜欢诗歌的第一段。保安为什么要复印消防栓宣传海报?
以及,
诗歌可以不讲故事,完全不叙事。如果只是把意象放上来,让它们彼此间产生张力,这可行吗?
没有看过村上老师的这本书诶,不过听着就很有意思。至于左手,啊啊啊啊昨天我真的对着画比了一下,今天才发现好像是右手。。(瘫)关于海报的事,其实原本想写的是复印普朗克,但是山精作为读者的第一反应让我发现:诶?如果是复印消防栓,旁边的普朗克看着,是不是也挺好玩?
最后一个问题(严肃脸),wp觉得诗没有叙事只有意象很可行,毕竟我对于诗的刻版印象就是。只不过,这个对我来说比较难。几次练习下来,每次都几乎本能地编故事。就像山精在火那篇的评论,如果没有叙事,意象很难在我心中立住。去美术馆看到抽象艺术无法共情那种无助感,不知道为什么是不是我脑细胞太少了。。(汗
如果生放意象,用潜意识让它们立住呢?不叙事是因为,意象能代表的,远超过“说得出来的逻辑”。我是这么想的。我也觉得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