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盖子,透明与纯洁中透出淡淡的浅绿色,不似森林里成荫树木的苍翠,而是与青柠片泡到水里的颜色相差无几,给人一种能让夏天的燥热全都消散的清凉感,也许这世界上只有夜晚最狡黠的月光才能与它比较谁更澄澈。气泡咕噜咕噜地从底部冒出来,浮到表面迅速炸裂开来,发出砰砰的声音,贴近耳朵听,像瀑布撞击绿潭发出清脆的响声,如果用手触摸,能够感受到每一滴水打在手上的碰撞感。
望梅止渴,但我看了它,原本干燥的嗓子更像有刀扎一般,每一次呼吸风都在与嗓子产生摩擦。好想双手捧起潭水品尝…
向杯子里闻去,香甜的气味扑面而来(应该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蒸发出来的气体穿过鼻腔滋润嗓子,止不住的想起几年前的盛夏,与小时候玩得很好的朋友见面,看到了她灿烂地冲着我笑,清风刮过,空气中的灰尘都被吹散,只剩舒服与美好。
握起杯子,里面液体的温度透过厚厚的杯壁透到手上,感觉心被扎了一下,在本就凉爽的空调屋一瞬间使浑身都冰冷了起来。想去直接触摸它,真切的感受它到底有多么清凉飘逸,犹豫了一会儿,想想还是算了,我肮脏的手一定会让它变得浑浊,它就不再会透彻了。轻轻摇晃杯子,每一股水流都相互碰撞,“duangduang”的响。
端起杯子品尝,液体碰触嘴唇,像是塞了一块冰进嘴里。舌尖体会,才知道它的甜味并没有多么沁人心脾,但却无时不在刺激着味蕾,那感觉像是一道道甜蜜的河流缓慢地冲向舌根,并不激烈但很持久。
形容词:清澈 微微甜 清凉
人物故事:
三水在街角开了一家小小的冰粉铺。她的冰粉总是透亮得像冰块,撒上花生碎和葡萄干,再浇一勺红糖水。学生们放学后总爱来她这里,说三水姐姐的冰粉吃了会让人开心。
熟悉三水的人都知道,这并非仅仅是一门营生。三水自幼在南方小镇长大,奶奶的灶台上,夏天总有一盆颤巍巍、晶莹剔透的冰粉。那是邻里乡亲劳碌一天后,最寻常也最治愈的慰藉。奶奶常说:“天热,人心容易燥。一碗冰粉下肚,不图多凉快,就图个心静。”后来三水来到城市,穿行于钢筋水泥的丛林,她总觉得这里缺少了那份不疾不徐的清凉与温情。于是,她辞去了按部就班的工作,开了这间小铺。她想用这碗传承自奶奶的、充满人情味的冰粉,为这座忙碌到有时忘了停下的城市,提供一个可以短暂歇脚、让心情“凉快”下来的角落。她的温柔内敛,不喜多言,却将所有的善意都倾注在这一碗碗冰粉里。
一个夏天的傍晚,一个满身是汗的快递员停在摊前。小雨递给他一碗冰粉,多加了些碎冰。他吃完后松了口气,笑着说:“这是今天最舒服的时刻。”
三水只是擦擦桌子,轻声说:“明天再来。”
风扇吹起她额前的碎发,她顺手把另一碗试吃的冰粉递给路过的小孩子。
夕阳西下时她收摊清洗器具,发现碗箱底下压着一张字条:“谢谢你的冰粉,明天我还来。”字迹被水汽晕开,但笔画很认真。
她将字条折好收进铁盒里,里面已经存了十几张类似的纸条。夏风穿过巷子,吹干了石板路上的水渍。
可生活并非所有时刻都如此平静。一个周末的午后,一位衣着考究的中年男士因为等待时间稍长,不耐烦地敲着桌子:“能不能快点?这么个小摊还磨磨蹭蹭,知不知道我时间多宝贵?”后面的顾客都有些侧目。三水没有争辩,只是手下动作更快了些,将冰粉递过去时,依旧轻声说了句:“抱歉让您久等了,天热,注意心情。”
她一直都觉得,让人凉快下来,是件简单又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