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场景氛围
寂寥的,隐忍的,被时光浸染的。
2. 事件与核心矛盾
事件:一个老人日复一日地在旧书店里整理、阅读,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出现的人。 核心矛盾:他内心汹涌的期待与外部世界近乎凝固的平静之间的撕裂。
3.主人公心理状态:隐忍的释然。
4.旧书店深处,时光仿佛是静止的,只有尘埃在午后斜照的光柱里缓慢浮沉。老陈坐在他那张磨得发亮的柏木凳上,指尖正拂过一本《里尔克诗集》的封皮。动作轻柔得像是在触摸一个易碎的梦。就在这时,门口的风铃响了,他枯坐的身影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震,如同一块被投入死水的石子,虽未抬头,整个寂寥的背脊却骤然绷紧了一瞬,泄露出所有深藏的期待。
然而进来的只是一个问路的游客。那短暂的、名为希望的微光,在他眼中迅速熄灭,复归于一片深邃的,空洞的潭。他垂下眼睑,将那本诗集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那个他为之预留了十年的空位旁边。没有叹息,只有一声几乎听不见的、悠长的呼吸。他转而拿起手边的软布,开始缓慢而专注地擦拭另一排书架,仿佛要将所有汹涌的情绪,都在这重复了千百遍的动作中,一点点磨平、抚顺,最终化为这满室书卷气里,一缕无声无息的尘埃。他将所有未尽的等待,都安放成一种透明的遗憾,如同这满室书卷,寂静,却比任何喧哗都更沉重地存在着。
灵敏👍 十分有感觉不过我没读够。只是一个点,还不能称其为故事。